医药监管十年分合之痛

“我以我十年的经历证明,医药分家其实分掉的是卫生和药监等主管部门的责任,带来的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药监局成立之初,时任总理朱镕基曾将新任卫生部长张文康和药监局局长郑筱萸叫到一起,对张文康说:医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然后又对郑筱萸说:药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
国家药监局成立十年以来,对于药品流通占70%以上、药品使用中最重要的环节——医院,却始终缺乏有效监督。由于很难监管到医院,药监局一度被业内人士戏称为 “药店局”。
“我以我十年的经历证明,医药分家其实分掉的是卫生和药监等主管部门的责任,带来的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医、药分家其实分掉的是卫生和药监等主管部门的责任,带来的是不受约束的权力。

 

    一起十年前的改革,似乎又要“从头再来”。1998年,原卫生部药政局分出,与原国家医药管理总局合并成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从而开启中国在卫生与药品 (医械)监管层面的“医、药分家”时代。十年后,在数起医院内药品不良事件和郑筱萸腐败案之后,国家药监局再次回归卫生部。医药十年分合,经历风雨无数,折射出中国医药监督体制的难言之痛。

 

升部遇阻
    尽管坊间早有流传,但并入卫生部的消息确认后,对于不少药监人而言仍显突然。
    3月11日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对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作了说明,指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理顺食品药品监管体制。
    2006年以来,尽管出了郑筱萸(原国家药监局局长)案,但国务院有关领导仍多次强调食品药品工作的重要性,并总体肯定药监系统这些年的工作。而药监局去年也在积极“刮骨疗毒”,出台多项廉政措施,不遗余力肃清郑筱萸案影响。
    实际上,在郑案审理期间,国家药监局机关还在积极酝酿搬家事宜,据说连各司的办公室也已安排好。新地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1-11-25

药物就和快消行业差不多,得终端者得天下!就不难理解占市场70%份额的医院那么牛B

回复

2011-03-20

建立完善的市场药物监管已经刻不容缓

回复

2010-03-09

辽宁省药品招标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招标结果已经公布,本着各厂家公平竞价淘汰的原则,意在降低药品价格,减轻百姓负担。为何竞价结果公布后,却走了样,出现部分低劣药品价格虚高,未中标的药品进行幕后操作花钱补标等现象。政府主导是为了老百姓?还是政府充当了哪些人的保护伞?

回复

2009-03-08

文章非常大气,药监系统的笔杆子未必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 读后很有收获,谢谢! 劳工

回复

2008-07-08

作者这里说的医院制剂大多价格不菲,成为医院隐性利润的重要来源,这句话不对,医院制剂是很便宜,正因为利润很小,所以药厂都不屑生产,但是医院必须要用,所以才产生医院制剂,这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赔钱的! 特别是后来药厂要求GMP规范后,药监局对医院制剂也要求达到这样的条件,这样更加重负担了,比如药物的微生物检测,光是硬件投入就得十几万,但是一瓶医院制剂只是几块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

回复

2008-07-08

作者这里说的医院制剂大多价格不菲,成为医院隐性利润的重要来源,这句话不对,医院制剂是很便宜,正因为利润很小,所以药厂都不屑生产,但是医院必须要用,所以才产生医院制剂,这是必不可少的但也是赔钱的! 特别是后来药厂要求GMP规范后,药监局对医院制剂也要求达到这样的条件,这样更加重负担了,比如药物的微生物检测,光是硬件投入就得十几万,但是一瓶医院制剂只是几块钱,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赚回来?

回复

2008-05-09

写得好,今年的改革这样改,无疑是历史的后退,以前独立都无法监管医院,现在在卫生的笔下,就更不用说了,医院药品的监管问题将更难得到落实了..........

回复

2008-05-09

写得好,今年的改革这样改,无疑是历史的后退,以前独立都无法监管医院,现在在卫生的笔下,就更不用说了,医院药品的监管问题将更难得到落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