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减少,法官劳碌,政府微词,律师空等死刑复核周年记录

2007年可能创下十年来中国死刑数量最低点纪录,而 最高法院老刑庭的法官们则经历了职业生涯中最剧烈的变化

编者按:

这个年末我们回首中国司法,最闪亮的开端当属1月1日死刑核准权上收最高人民法院。从数年呼吁到最终收回,这一被视为众望所归的改革经历了太多变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08-01-08

说实话 律师捞的不少了

回复

2008-01-02

一个国家的司法应该是绝对的公正,即便目前没有完全公正,但一定要向着公正前进。对于所谓的“该杀”的情况,不能因为几个可能被轻判的贪官污吏就否认死刑复核权上收的正确性(是否轻判还不一定,说“轻判”的人大多不是法律界人士)。死刑是以国家机器的权威来决定一个人的生死,那个被判决的人无论是否该杀,一旦被判定死刑就会被剥夺生命权,如果死刑的复核权落到地方,杀的人是多了,但无可避免的会造成极多的误杀、滥杀,特别是在当今中国的司法权没有独立于政党、政府的情况下,死刑的慎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回复

2007-12-31

取消死刑不会是件好事,因为有些罪犯确属罪大恶极,不死难于让天下人信服,我认为对这种人应该采取剥夺其生命权的刑罚,否则难于起到警示作用,再者也贯彻了刑法原则及刑法作用的刑法精神。

回复

2007-12-30

死刑取消为好!

回复

2007-12-21

对于公务员犯罪,民间一片喊杀声,而对于百姓犯罪,大家多报以怜悯的态度。这恰恰反映了百姓对司法的不信任,严刑峻法还是很必要的。

回复

2007-12-20

呵呵 慎被杀的都是什么人呢 很多人都因那些被冤枉而死的人拿来作为反对死刑的理由 但事实是在目前被慎杀的恰恰是那些罪该万死的人 而冤情是一个也不会减少的 凡是是一些受害而死的人在泉下不能瞑目 悲哉 壮哉

回复

2007-12-20

所谓“慎杀”并非单指“少杀”,对于那些该杀者绝不能饶恕,要防止以“慎杀”为借口替某些该杀者寻找偷生机会。

回复

2007-12-20

只能说一切还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