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地产热浪席卷西部

2007年前成都连一个城市综合体都没有,但两三年内就发展出了20家,而在未来3年,这个数字将超过90个,建筑体量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是过去数十年沉淀的成都商业面积之和。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2007年前成都连一个城市综合体都没有,但两三年内就发展出了20家,而在未来3年,这个数字将超过90个,建筑体量超过了1000万平方米,是过去数十年沉淀的成都商业面积之和。

三年前,美国NAI新巢地产成都总经理蒋鹏就已经在成都四处转悠。他想找的是适合投资的商业地产项目。不仅他在找,摩根士丹利、纽约银行等众多境外客户也在找。但直到现在,看了近三十个项目之后,他没有发现一个符合其投资标准的项目。其实他们的投资标准并不苛刻——每年投资回报率仅需6%,有基本稳定且专业的商业经营团队。

蒋鹏一度对他们的方法论是否适应中国产生了怀疑。要知道这一切是在中国商业地产热潮鼎沸的背景下发生的。在住宅市场频遭政策打压的背景下,资本正快速从住宅流向商业地产,从一线城市流向商业生态并未成熟的三四线城市。2007年前成都连一个城市综合体都没有,但两三年内就发展出了20家,而在未来3年,这个数字将超过90个,建筑体量超过了1000万平米,是过去数十年沉淀的成都商业面积之和。

深圳方润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舒东说,现在中国每个县城都有一个或者多个城市综合体,每个综合体动辄数十万平米,投资上百亿。“很多都活不太好,将来除了炸掉没有其他办法盘活。”

在成都高新区,过去是一片农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


回复

2013-01-04

只做政绩,没人监督,后患无穷

puraehv
回复

puraehv

2011-09-16

自贡的人口才不是70万呢!而是320万!!!

回复

2011-09-14

政府对城市建设根本就是毫几计划可言啊.一个是地方政府的执政理念已经功利化了,根本不考虑可持续化.整个政府部门都只想着,如何保证GDP增长,如何把以前的欠债还掉,如何把财政收入提高.所以只要有利于这几个目的的招商项目,一切的科学规划都可以变,可以妥协。

回复

2011-09-13

有限的资源都拿去乱搞,到处是政绩工程,没办法的,皇朝社会,上有所好啊

回复

2011-09-12

当年的苏联搞计划经济还知道计算投入产出比,而本朝的决策者根本不理会投入产出比!更不理会市场经济不是人为策划出来的!不是昧着良心另有所图,就是愚昧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