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岁牡丹亭的现代盖法——英国爱丁堡戏剧节手记之一
413岁的《牡丹亭》在勾栏酒肆堂会、手抄本才子文集里,在1949年之后的革命伦理里也绝算不上是“先进文化”。近几年,却越来越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枚文化徽标。这本身就是一种耐人寻味的转变。
责任编辑:袁蕾 助理编辑 朱晓佳 实习生 李倩
《牡丹亭》在苏格兰最大的剧院、爱丁堡节日剧院谢幕时,演员变换了各种队形,依然不见掌声消弱。乐师起初静候掌声平息,三四分钟后忍不住悄悄起身收拾乐谱。一名提琴手回望观众席,一半自豪、一半惬意,大约还有几分“何至于此”的不解。
8月的爱丁堡皇家大道是苏格兰风笛、街头杂耍、海报、宣传单、游人、掌声、口哨声、尖叫声组成的喧闹河流。在这条河道上,最醒目的是菊花。果绿、橙黄、粉色、紫色,肆意伸展的花瓣出现在街头广告、地图、各种导览手册上。因为往往是局部特写,这种原产亚洲,有三十几个亚种、几个世纪以来在欧洲备受喜爱的花卉变得让人有些陌生。它是本届爱丁堡艺术节的标志,也是其主题“东方在西方绽放”最形象的图解。
按照艺术节总监乔纳森·米勒的设计,来自中国、韩国、日本、印度、越南、中亚的本土艺术,要在本届爱丁堡艺术节上做“连环快照式”的集中展示。跑马灯式的连环快照,或许会让欧洲观众新奇,但这种新奇是“延时”的,因为他们看到的“快照”大部分拍摄年代已经有些久远:
上海京剧院根据《哈姆雷特》改编的新编京剧《王子复仇记》是6年前的作品;台湾京剧演员吴兴国一人独演12角的《李尔王》是12年前的作品;越南舞蹈家爱雅·索拉的《干旱和雨》首演于1995年;《萨莉亚》是印度舞蹈机构Nrityagram歌舞团过去十年作品的结晶;芭蕾舞剧《牡丹亭》诞生于3年之前……
当地时间2011年8月15日晚9:45,苏格兰最大的剧院、1915个座位的爱丁堡节日剧院掌声雷动,演员已经变换了各种队形谢幕,依然不见掌声消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方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