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滇池

虽然滇池如今不臭了,蓝藻未像往年爆发,更多的昆明市民却不相信水葫芦和中山杉能赢取滇池污染治理之功,更不解政府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责任编辑:王 刚 实习生 沈茜蓉 姚永泳 许凯

站在昆明西山脚下面对滇池,张正祥看到近岸的水面漾着绿油漆般的蓝藻,一个个围网切隔开水面,里面盛繁着水葫芦。

在他的记忆里,水葫芦是滇池的一大污染源,其腐烂的茎叶曾令滇池的水恶臭扑鼻。在1999年昆明世博会前夕,泛滥滇池达12年之久的水葫芦才基本被打捞干净。

而如今,盛繁的水葫芦却是昆明市政府综合治理滇池污染的主要措施之一,用于吸附滇池里的氮和磷。

大片的水葫芦试验地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按照昆明市政府规定,水葫芦在滇池圈养22平方公里,在滇池流域35条入湖河道及84条支流(沟渠)水域圈养了4平方公里。

而张正祥更忧心脚下坡岸上那一大片新植的中山杉。在2007年滇池管理局(以下简称滇管局)种中山杉后,他发现了滇池的生态系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生命力最强的水生植物——水薄荷不在了。而中山杉已在滇池沿湖、湿地、河道等种植39.4万株。

张正祥是著名的民间“滇池卫士”。为了保护滇池,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右手残疾、右眼失明;倾家荡产并欠外债二十多万元;两任妻子先后离他而去,三个女儿离家出走;因为持续30年的保卫滇池行动,2011年,他被选入国家形象片。

“滇池治污,越治越污。”在张正祥眼里,昆明大规模种养水葫芦和中山杉,已经影响到了当地生态。在有水体的地方,自来水水源地松花坝水库、公园和一些住宅小区的景观池塘,皆覆盖上了水葫芦。

部分人的生活为之一变。滇池边的“巾帼打捞队”,在成立23年后,任务由此前的专职清剿水葫芦陡变为种养它。搞绿化的生意人王长军(化名)则更是赚得盆满钵满。

“嵩明和江川的水葫芦都被捞净了,一苗水葫芦被炒到0.5元,高的到1元。一亩长成,不出一个月就长成一大片。”王长军说。

虽然滇池如今不臭了,蓝藻未像往年爆发,更多的昆明市民却不相信水葫芦和中山杉能赢取滇池污染治理之功,更不解政府的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5)


回复

2011-11-22

最近看了一篇沈从文当年在西南联大时候写的文章,叫做云南的云集。。。开篇有句话说的太对味口了,“那么好看的云,教育了在这一片天底下讨生活的人,究竟是些什么?是一种精深博大的人生理想?还是一种单纯美丽的诗的激情!若把它与地面所见、所闻、所有两相对照,实在使人不能不痛苦!”虽然沈老说的是抗战时候,可是比起现在,我觉得这话仍然适用。但愿家乡越来越好吧,发展好点,少点污染

回复

2011-11-22

我觉得对于昆明来说,不是仅仅滇池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咱们云南没多少自己的地方大企业,在昆明工作的很多青年都是进的外省驻昆明的分公司,然后昆明这个地方消费高,人们喜欢追求奢侈品,然而收入却真是低的可怜!不知道为什么总让我想到咱们这一潮的青年在昆明纯属瞎折腾。。。。而且昆明变化实在太慢太慢,整天修路啊修路,历史课本上说的那条一二一大街不知翻来覆去修了多少回了。。。。。相对比去重庆和四川,咱们的省会昆明真是发展太缓慢。。。。。。多少年了还那样

回复

2011-11-22

说起桉树,我在昆明念小学的时候学校还煮过桉树的中药水给我们喝防治感冒呢,不过桉树太按难看了也难闻,老眼看去灰扑扑一片,映衬着咱们云南高原的云彩和蓝天,真是不美观,说起来我也不晓得昆明到底该多种什么树,还有我觉得人家杭州规划的那多漂亮!

回复

2011-11-14

看完这篇报道,对于滇池的环境治理,为什么就不能采用有力的政治改革推进者和科学的环境治理科学家携手同力,共同为人民做好事呢????

回复

2011-08-20

水葫芦可否作为沼气的原料呢?

回复

2011-08-19

看到多人表示水葫芦可以喂猪,请问,污染水体吸收污染物质成长起来的水葫芦,富集了各种污染物质,喂出来的猪的猪肉你敢吃吗?

回复

2011-08-19

不解决污染源,而只偏重高效的治污,只是扩大危害而已。生态有其自然的规律,人类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部分,根本左右不了大局。但人类却能破坏大局,例如这两个外来物种的引种,势必欺压当地本土植物,进而依赖那些植物为食的动物也遭遇危机,层层递进,人可能短暂地使得湖水不臭了,却长久地使得湖水生态脆弱,一旦撤手,滇池生态系统面临的是颠覆性的垮塌。人的这种行为是名副其实地累卵行为,将风险提高再提高,求得一时安宁,埋下深远危机。 我想,做出那些决策的人未必不懂这些道理,他们要的,只是他们在的时候的利益,等他们离开,变成什么样子已经与他们无关了。

回复

2011-08-18

水葫芦是很好的猪饲料,小时候家里在池塘里养水浮莲和水葫芦养猪。应该在滇池附近合适的地方建个养猪场,将长大的水葫芦喂猪,空出的地方让水葫芦继续繁殖,这样水会越来越清。如果让其自然腐败,则前功尽弃。

回复

2011-08-18

水葫芦是可以用来喂猪的,小时候家里就养水浮莲和水葫芦喂猪。应该将长大的水葫芦用来喂猪,空出的地方又可以长新的水葫芦,如果让其腐烂在滇池里,就前功尽弃了。所以应该在附近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养猪场。

回复

2011-08-18

政绩考核让所有人走走入了大跃进的怪圈,铁道部反省了,更需要其他部门扪心自问。 真是自私啊!

回复

2011-08-17

有谁真正考虑过滇池自己的想法

回复

2011-08-17

水葫芦是一种很好的猪饲料,应该在附近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养猪场。

回复

2011-08-17

死马当作活马医

回复

2011-08-16

多少工程都是政府拍脑门子想出来的?为了政绩,为了升官,为了形象,为了捞财!没有论证,没有考察,所有的决定都是一把手说了算,这样的政府能不越位?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啊!败吧,继续败!!

回复

2011-08-16

水葫芦可以用来喂猪,应该在附近合适的地方建一个养猪场。

回复

2011-08-16

治理蓝藻,首先要治理污染,但是污染有何经济挂钩,如何选择,就看出执政者心目中什么最重要。

回复

2011-08-15

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几十年了,但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只有真正从内心重视起来,才能使可持续发展不只是一句苍白无力的口号!

florence1122
回复

florence1122

2011-08-15

青岛也说要在胶南风河种水葫芦治理蓝藻呢。我感到很焦虑,引进外来物种,兹事体大,怎么能如此随便呢?不过周围的人好像都挺无所谓的。这个世界怎么了?

回复

2011-08-15

我忧虑啊!~~ 十分忧虑!~~ 就这些鼠目寸光的人也能当领导? 服了!~~

回复

2011-08-14

利用水葫芦治理滇池的污染问题也许是一项创新举动,但必须及时把水葫芦清理出去。然而,水葫芦繁殖比较快,清理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被清理出去的水葫芦能扔到哪里呢? 所以,我想,如果给水葫芦找好后路,也就是说,水葫芦不只是被简单地清理出去,而是可以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水葫芦不再是垃圾,而成为一种资源,那么水葫芦治污的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 有关方面在考虑利用水葫芦治污的时候,是否也考虑给被清理出去的水葫芦找几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