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视】铁道部的眼泪

扶老携幼的手可以更温暖一些,窗口的语言可以更温和一些,检票的表情可以更温馨一些。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孙璐

扶老携幼的手可以更温暖一些,窗口的语言可以更温和一些,检票的表情可以更温馨一些。

似乎,我们什么都看到了。

“7·23”温州动车事故,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质疑,看到了无力的辩解,看到了前后不一的说辞,看到了无数的假说,看到了反复的说明却仍然是普遍的不理解,看到了力图沟通对话的努力,却仍然是“不信者恒不信”……

可惜,我仍然没有看到眼泪,铁道部的眼泪。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有的眼泪,当你面对几十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停摆,上百个伤病员痛苦的创伤,你不必亲临其境,你只要在电视上看到这一幕幕,特别是当你想到自己还在好好的活着,你的眼眶中,怎么能没有眼泪?

这样的场景并不陌生:在每一次灾难和事故发生之后,我们听到相关责任人最多的声音就是:这些灾难和事故跟他们没关,而很难看到他们的眼泪——为受害人受到的苦难掉下的眼泪。

但是,在排山倒海的批评声浪中,另一个声音越来越小,甚至沉默。这些声音,委屈、愤怒而又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1-09-29

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不可能保证零失误,零误差。而且最近这些事情都是因为某些人,不要就此否定了铁道部对人们的巨大作用。如果一定要追究铁道部的错,只能说是用人不够谨慎。所以请大家在为受害者默哀的同时,也多从别人的角度想想

回复

2011-08-20

人性化管理,不是一句空话,得实实在在

回复

2011-08-11

我们骂娘的对象永远不是那些辛辛苦苦的基层铁路工作者,TMD永远是那些尸位素餐的肉食者,作者要我们睁眼,自己眼睛却是高高看着上面?

回复

2011-08-08

人肉之

回复

2011-08-08

人肉之。

回复

2011-08-07

铁道部请的炮手,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回复

2011-08-07

铁道部不掉眼泪,达芬奇的老总掉泪了,民企的老板们掉泪了,讲他们的辛苦创业史,讲他们怎么怎么不容易、、、、、、让百姓们拉民族企业一把。铁道部们,你看你们把民企都逼成什么样了

回复

2011-08-06

那边的年轻人,你的人格,你的良心,你的喉舌,你的灵魂,难道就值五毛人民币吗? 作者的言论让我想起了铁道部某位官员声称的,网民的言论伤了救援人员的心,这种无理的绑架他人来保护自己的行为是如此的可耻 铁道部基层工作人员是辛苦,但是那些高层呢?他们的收入是否与他们的付出相匹配呢? 还有,网民指责的是什么?是铁道部高层的愚蠢决定,没有谴责救援人员,没有谴责基层工作人员,你这种强制绑架基层工作人员而为那些没有人性的高层打掩护。 还是最初的那句话,那边的年轻人,你的灵魂,难道就值五毛人民币吗?

回复

2011-08-05

我怎么觉得这作者就是铁道部的鹰犬?

回复

2011-08-05

现在说什么铁的精神,该让人怎么想

回复

2011-08-04

漠视生命!

回复

2011-08-02

鳄鱼的眼泪啊!!!

回复

2011-08-01

你不必片面强调铁路人给社会贡献了什么,也不必为无辜者向那些铁石心肠的人索要眼泪。铁路人给社会作出了贡献,难者社会没有给铁路部门丰厚的回报?还有多少个行业、多少人为这个社会作出了铁路部门无法比肩的贡献,比如农民工、比如农业,可是社会又给了他们什么!不要把铁路人的眼泪想象行那样高贵,如果那眼泪中没有真诚、没有慈悲、没有忏悔,那又能打动谁?那又能取信谁?那又能透视出什么!

回复

2011-07-31

人们骂他 人们哭他 是因为人们在乎他

回复

2011-07-31

这文章揭露的不是重点,重点是铁道部没有公正公平的对待每个人的生命!那个微弱的声音和这次事故是两个问题@!@

回复

2011-07-31

强烈推荐作者当铁悼怖长

回复

2011-07-31

铁道部请的炮手,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

回复

2011-07-29

这不是柔情不柔情的问题 是已经没有人性了 连人性都没有了 铁有什么用!

albert
回复

albert

2011-07-29

文绉绉的无病呻吟,不知所云

回复

2011-07-29

请作者不要避重就轻,现在我们不需要所谓“柔情和眼泪”,相比于温柔的危险,我宁愿要冰冷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