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溢油真相——本报《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田发生溢油事故》追踪报道

时隔一月,国家海洋局终于对外公布渤海溢油事故的调查结果。为何肇事方、合作方甚至监管者在过去一月对溢油事故选择缄默?此次渤海溢油的现实环境影响和中长期环境影响究竟如何?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史秋娟 胡清

时隔一月,国家海洋局终于对外公布渤海溢油事故的调查结果。为何肇事方、合作方甚至监管者在过去一月对溢油事故选择缄默?在官方谨慎措辞之下,此次渤海溢油的现实环境影响和中长期环境影响究竟如何?

一月缄默背后的角力

2011年7月5日,本周二,高温笼罩渤海湾。百公里外的北京复兴门外大街1号的国家海洋局二楼1号会议室里也是“热气腾腾”。面对来自全国七十多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司长李晓明忍不住感慨“从没见过这么多记者”。

所有人都在等待国家海洋局发布渤海溢油事故的调查结果。

6月30日,南方周末率先披露中国最大海上油气田蓬莱19-3发生溢油事故。其中,作业方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下称“康菲石油”)的全资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中国”),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下称“中海油”)作为合作方拥有51%的权益。

此次通报会是事故发生后,海洋溢油监管部门的首次正式信息披露。此时,距6月4日发现第一处溢油点,已过去整整一个月。一个月里,肇事者康菲中国、合作方中海油,以及身为溢油监管者的国家海洋局,三方虽立场迥异,却不约而同保持沉默。

海洋局发布会前数小时,康菲中国公关部负责人Donna薛说,在没有看到环境影响评价之前,康菲还无法预测事故的影响。在她看来,康菲在报告事故、处置溢油上“行动很快,一点都没耽误”。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溢油应对上,则是履行作业者的责任。没有及时向公众披露信息,薛的解释是“时间还不到”。

中海油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蒋有智则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出于“尊重作业方”的考虑,中海油不宜自行披露信息,“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有依据”。需等待海洋局初步调查结果出炉后,第一时间与康菲交换意见,并尽快发布信息。

肇事方、合作方似乎都在等待监管部门的声音。

本周二的通报会一开场,李晓明就声明,渤海溢油事故的监测结果,国家海洋局已通报国家应急管理机构、国务院相关管理部门、环渤海的山东辽宁河北和天津及地方海洋渔业部门。

至于迟迟不向社会公开调查结果,源于此次溢油污染事故由多种因素导致,溢油动态复杂,各种技术因素限制需较长时间,此外B平台海底溢油类型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邝立韵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0)


回复

2012-04-09

我只关注,王立军的真想在哪里?

回复

2012-04-09

中国的领海, 当然中国应该享有多一些的权益, 这与谁应对事故负责有关系吗? 什么逻辑?

2011-08-31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下称“中海油”)作为合作方拥有51%的权益。渤海溢油,中海油逃避责任,海洋局转移视线,用美国替罪羊来遮蔽中国的垄断企业,聪明的一招~

回复

2011-08-31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下称“中海油”)作为合作方拥有51%的权益。渤海溢油,中海油逃避责任,海洋局转移视线,用美国替罪羊来遮蔽中国的垄断企业,聪明的一招~

回复

2011-07-13

哑火了吧?

回复

2011-07-13

能不能学习人家美国,上次的漏油比这次大多了,事情的真相大白天下,

回复

2011-07-12

污染渤海让我们的渔民怎么办,国家想过让中海油赔款了嘛?木有,央企和政府都是一家,赔什么啊,O(∩_∩)O哈哈~

回复

2011-07-10

所有人的利益都要照顾,除了P民!

回复

2011-07-10

真相在那里??? 那里有真相???

liujunfeng2
回复

liujunfeng2

2011-07-09

20万,好!

回复

2011-07-09

“真相”二字,于“新华”字典就应该永久删除。

lzrzwz
回复

lzrzwz

2011-07-08

出汉奸是有理由的。

回复

2011-07-08

我们的国家怎么了

回复

2011-07-08

美国人笑了。中国人哭了。央企又受表扬了。国家海洋局又有饭吃了。

回复

2011-07-08

狗屁东西!

回复

2011-07-08

如果没有媒体关注 看来是不是公众就无从知晓 记八国联军打到北京 慈禧为讨好他们说过的一句话: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为欢心

回复

2011-07-08

对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回复

2011-07-08

对政府不抱任何希望。

回复

2011-07-08

渤海是中国的“内湖”不保护好自家的环境。看看美国就算中东不产油人家也不挖自家的油。为什么不去南海开采?这相关部门怎么那么怂呢!

回复

2011-07-08

与海洋局有关的是自己的仕途、工资福利和工作环境,海洋如何如何的,大概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也太过虚无,所以...这一幕幕会不断地重复。 法律,赔偿限额,要不足以填平损失或者支付修复费用,还有什么“合理合法性”?当初人民的意志就这样认为的吗?

回复

2011-07-08

呵,事关民生生存环境,也可以以多因素来考量?? 究竟是尊重,还是上市的钱景怕耽搁,或许,还是垄断的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