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没有如果——读于幼军《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会接二连三地发生如此严重的错误?一方面,幼军毫不讳言地指出:毛泽东作为始作俑者和主要决策者,无疑应对此负主要责任。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黄周颖 李倩

用书本疗伤

我与幼军交往不长,属君子之交。在他2005年7月履新山西主持政府工作之前,我俩素未谋面,却神交已久。他在广东、深圳、湖南多个领导岗位上大刀阔斧、力推改革开放的种种传闻,又让我油生敬意。获悉他调任山西的消息,我喜出望外,期望他能一如既往,敢闯敢干,奋力开拓山西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果不其然,幼军甫一到任,就马不停蹄,全身心地扑到工作上。

在两年多时间里,我曾代表省政协参加过几次他主持召开的省政府常务会议。在会上征求意见、修改文件时,幼军口问笔改,刨根究底,直到统一认识为止。在2006年1月召开的省第十届人代会上,幼军全票当选为山西省长。那段时间,幼军身居要职,成天风风火火、忙忙碌碌,我虽与他多次谋面,但总没机会坐下来促膝长谈。

2007年8月底,幼军调离山西,好评和挽留之声如潮。半年后,幼军遭遇了从政生涯中最大的波折,但山西的干部群众依然念叨他的好处,我没有听到山西人说他的坏话。接下来两三年,幼军逐渐淡出公众视野,一个人默默地躲在国家图书馆,安心读书著述。

今年初,幼军复出工作了,我为此由衷高兴。这两三年,他把书本当做疗治精神创伤的良药,埋头读书,潜心著述。“书读进去了,人走出来了”。

2009年4月24日,于幼军在江西九江市共青城祭拜胡耀邦。 (于幼军/供图)

不好写,更难写

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不好写,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更难写。会遇到许多敏感而复杂的问题,要趟过一个个“雷区”,需要作者具有深厚的思想理论和文字功底,更需要作者具有很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和智慧艺术。

在该书“后记”中,幼军写到:“务求不囫囵吞枣,不人云亦云,更不去说对不起百姓、经不起历史检验的虚假之言。”

对中共创建之初的历史,该书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