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那些银行变“绿”,太难了!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背后的银行是谁?在其他外资银行撤出环境风险项目时,又是哪家中资银行挺身涉险?在外资银行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绿色起来之时,民间组织却发现中资银行隐身于国内、国际诸多环境高风险项目之中。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史秋娟

紫金矿业污染事件背后的银行是谁?在其他外资银行撤出环境风险项目时,又是哪家中资银行挺身涉险?在外资银行试图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变得绿色起来之时,民间组织却发现中资银行隐身于国内、国际诸多环境高风险项目之中。

一封寄不出去的信

一封连寄数次的信,为何始终被“拒收”?

2011年4月底,于晓刚将新出炉的《中国银行业环境记录》(2010 NGO报告)以快递形式送往各大银行,其中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国内14家上市银行。

两日后,于晓刚收到回复,送往深圳发展银行的快递“无人签收”。于晓刚是民间组织云南大众流域管理研究及推广中心 (以下简称绿色流域)负责人。

这封“被拒收”的信,来自绿色流域同国内9家非政府组织撰写的中国银行绿色信贷报告,报告对上述14家上市银行进行了排名。于晓刚是报告主要作者之一,今年也是其第二次发布银行业的绿色信贷报告。绿色信贷,简言之即银行控制对环境产生影响的项目贷款和支持有利于环保的项目贷款。

在这份国内第一个银行业绿色信贷的排行榜上,深圳发展银行排名倒数第一。在环境信息披露、环境专责部门设置、“两高”(高耗能、高污染)贷款情况以及加入国家环保准则等几个评选标准上,深圳发展银行远远落后于其他银行。

显然,这份烫手的排行榜让深圳发展银行颇为尴尬。“‘拒收’一说没有根据,可能是地址或者收件人名写错了。”深圳发展银行公关经理白云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说。事实上,此后一个多月来,于晓刚接连更换了三次收信人姓名——从深圳发展银行董事长到董事局秘书,再到行长办公室,信件均寄往深圳发展银行总部办公室,结果均遭“拒收”。

这种“拒绝&r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