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科大不能拷贝任何学校的模式”——朱清时回应内外质疑

“如果你要建世界一流别墅,那么从每一块砖头开始,你都要按照世界一流标准来选择。为此,就不能着急。”针对外界及内部人员对南科大教改理念、办学路径等方面的疑问,朱清时一一做出回应。

责任编辑:李梁 曹筠武 实习生 刘星 蚁畅

2011年6月14日上午,南方周末记者在南方科技大学专访了朱清时校长。针对外界及内部人员对南科大教改理念、办学路径等方面的疑问,朱清时一一做出回应。

全职教师只有两位——为高标准牺牲一点时间

南方周末南科大的教师招聘工作进展如何?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授课老师中只有两位教授是全职的?

朱清时:招聘需要一个程序,现在刚准备就绪,明天(6月15日)就要召开第一次人才引进会议。现在已经有十来个领军教授的候选人,其中有四位院士,还有一二十个高水平的年轻教授候选。

之前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解决。比如,教授的研究经费、住房等问题。还有评审机制,用什么方法来保证评审没有问题?

一年多来,我们经过了多次失败,现在委托中科大的人才办负责人来带我们团队做这件事,已经有条有理了。引进人才的程序很严谨,也很复杂。我们有8000多份求职申请书,把不够标准的剔除还有1500份。先初选出100份左右很有竞争力的;再重点调研,目前已筛选出20多位非常优秀的教授,首批就要引进他们。

所以我们一直在严守高标准。这就是我在“两会”期间说过的话:如果你要建世界一流别墅,那么从每一块砖头开始,你都要按照世界一流标准来选择。为此,就不能着急。

南方周末这批引进的教授什么时候能够到位?

朱清时:最早7月份就能到位,他们就等着跟我们签合同。关键就是启动经费给多少,我们希望开次会,把市有关部门都请来,让大家都表个态,如果说:这都是你们学校的自主权。那太好了,我们就自己做。如果他们说:还要商量,那就请他们赶快商量。

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学生年龄跨度从10岁到18岁,在内部也引发诸多争议。 (周游/图)

教师不够先招学生——教育部态度在变化,招生时机很重要

南方周末既然招聘老师需要时间,为什么要这么急地把学生招来?会不会因此耽误他们的学业?

朱清时:你看看学生们的反应就知道了。实际上他们在吃小灶,都是大师级的教授在给他们上课,课程设置也很严谨。最权威的评判来自学生——他们是不是对老师讲课满意?是不是觉得有收获?

有人以为,办大学一定要门类齐全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3-06-21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吾辈当奋力向前

回复

2012-05-30

至少走出了一步。

回复

2012-04-06

教改的目标应该是培育出何等优秀的人才(毕业后达到怎样的水平),而不应该在意“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倘若像野鸡大学那样发文凭,教改还有何意义可言,不过又添一堆垃圾罢了。务实别务虚,才是国家之幸,民众之福。

lra9705
回复

lra9705

2011-06-26

朱清时,胜利在向你招手。做一件从来就没有人做过的事,就应该碰到别人没有遇到过的困难。如果一帆风顺,就太不正常了。“迎接着永恒的东风,把红旗高举起来,插上科学的高峰!“发扬科大精神,前进!

回复

2011-06-23

究竟什么是中国国情。 看到有这样一群渴求教育体制改革的先驱者是欣慰的。 可是连最基本的必要条件都无法形成的话,完备的计划和机制都不存在的话, 应付现实还是会捉襟见肘的吧。 对于一个理想过高于现实的改革,社会要投的票估计就下降了。 衷心希望朱校长能看清楚前方的道路,把改革放在情理之中,一步步改进, 热切希望南科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实验者。

回复

2011-06-21

无论怎么样,毕竟是国人第一人,默默为他祈祷!为南科祈祷!希望不是“一梦”!

回复

2011-06-20

我觉得,朱校长应该到西交利物浦大学去和席酉民校长交流一下,也许对南方科大会有好处。

回复

2011-06-20

我只想说,上过中国大学的人,70%的人都会期待着中国大学制度的改革。不能再被大学上了。

回复

2011-06-19

朱清时的所作所为,比他自己口中批判的行政化还要行政化

回复

2011-06-19

朱清时原先设定的目标是一流研究型大学,这当然是指在世界范围内而言。由于香港科技大学短短二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就已经走到了亚洲乃至世界前列,因而他说南科大是模仿港科大的。但是,当受邀而来的港科大核心筹建团队因与其存在严重分歧退出之后,他又说南科大只能建成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不能拷贝任何地方任何学校的模式。那么,什么是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呢?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尽管南科大至今尚无学科框架,但顾名思义,南方科技大学的科框架重点或主要部分应该是科学技术这一领域。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区别在哪里呢?清华北大复旦交大南大浙大等算不算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如果是,那还要化纳税人的钱来搞什么象南科大这样劳民伤财的试验呢?如果不是,那它应该以什么为参照标准或者说应该建成什么样的学校呢?众所周知,国内上述这些名校都誓言在某一时限内争取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这就是说,不存在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科学技术没有中国国情下的特殊评判标准,一流与否必须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朱清时说将南科大建成中国国情下的一流大学真是一团雾水!

回复

2011-06-19

南科大要克服的困难和阻力不是港科大可以比的,这一切更要靠愿意中国教育真正成为开发民智的教育者的赤诚之心,坚持民主科学和自由的教育理念,开拓者的路从来不是那么好走的,大家对她多一点关心,爱护,而不是急着看它有什么辉煌的成果!

回复

2011-06-19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南科大的发展是中国教育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现在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他还狠弱小,天国党成立初期也才十几个人,而现在发展成为了拥有8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回复

2011-06-19

我们学校90年历史,各种方案计划大纲可谓齐全,实验室全职教师都很完备,可是大学前三年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被荒废了.开设的课程严重公式化科普化形式化,实验就是测数据代公式.很多时候一门课学完了,只能应付考试,并不具备相关方面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学习上没人管你,自己对自己负责.我觉得南科那45个教改班学生是幸福的,有人真正关心他们的学习,教给他们实打实的东西,培养他们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我想说的是,其实并不用担心那些教改学生现在正在接受的教育质量,社会上可能并不知道其它学校有多糟糕,即使是名校.应该对南科多包容,就事论事,冷嘲热讽和过分悲观都不能解决问题.

回复

2011-06-19

1. 现在只有几个10几岁的孩子,你能做到“大师级的小灶”,未来你一年招几百甚至一千多学生,还能不能开这种“大师级的小灶”?如果能,朱校长估计要多少”大师“?如果不能,现在的实验有没有推广意义? 2. 45个学生愿意”冒险改革“,但是朱校长作为校长,作为”改革的倡导者“,有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来确保这些愿意与您一起冒险的孩子们的利益?

回复

2011-06-18

【“中国内地的大学竞争人才,现在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好的人才赶快抓住。这是中国内地的现实,但他们一直不理解。他们觉得,这样不是乱来吗?不是乱来。内地大学校长在引进人才上是看重机会,他们是着重计划。要实现计划,你要有条件,有足够的人等着让你挑,但内地没有这个条件,特别是深圳新办大学更是缺乏这样的条件。你想,全国多少大学在抢人才啊,清华北大复旦不比我们更有利吗?所以不能预设专业、学科,再去引进人才;而是要先引进人才,然后他们来设定专业学科。中国内地的校长很明白这一点。这是南科大建校的基本方针。”】朱清时的这段话说的含糊混淆,完全是一种托词,在为自己开脱责任,是在推脱:“完全没有一个根据南科大学科框架招聘的可延续性的教员团队和由这个团队所设计、认同、落实的课程体系和培养大纲。”的责任。中国现在不缺乏人才,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深圳更不缺乏人才。只是朱先生不想招而已,他喜欢拖字诀。然而,却急于在匆忙中去建立“教改实验班”,病要学生及学生家长们和学校签订的:所谓“自愿参加南科大教改实验班”协议书,这也就表明了朱清时从头到尾根本不想承担责任;真的从一开始就没有为学生培养着想、也完全不是从教育的角度着想,只是他个人的喜好而已。建立“教改实验班”只是争取招生自主权、自授文凭权的人质罢了。请停止沽名钓誉吧!至少多为学生想想!

回复

2011-06-18

别人是在探索,是在黑暗中、带着镣铐探索。会有很多失败,会有很多不完善,但是总比只是口上叫嚷而没有实际行动的人强大的多。 我们需要思考,建议,而不是谩骂;如果觉得他们做得不够好,我们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甚至自己行动也建立一个大学;或者自己从理论上研究一个理想的教育体系;或者将自己对某一方面知识的理解著书立说,写一个综合的教材;也可以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在自己的孩子上实现………改革中国教育的方法很多,但不包括谩骂。

arsenalqiuzhang
回复

arsenalqiuzhang

2011-06-18

这个世界,对于很多问题,有人选择了麻木,有人选择了沉默,有人选择了关注,有人选择了行动,这个社会这么多的问题,总得有人去做。可是当有的人依然出来做的时候,前面的某些人又会发出他们的冷嘲热讽,以为除了失败还是失败。有些事不是以是否失败来衡量的,或许第一个人会失败,第二个也会,但当后面的人继续走下去时,他就会有更多的经验,教训,而这是前人所留给我们的。

回复

2011-06-17

看不到希望,几个垃圾院士能做什么,没有完善的制度,没有包容的学习学术环境,没有自由纯洁的校园空气,一切都是臭水沟的苍蝇在绝望中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