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改提速遇到“坎”

参与讨论的学者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对此激烈交锋——大家的焦点在于,在已然有了信任危机的公车改革中,什么是民意可以接受的?

责任编辑:马昌博 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广东研讨推行货币化公车改革,各方激辩能否说服公众——

多数被征求意见的专家学者和民意代表,都赞成公车改革采用“在车身喷字、鼓励民众随手拍”的简单模式,另外还有诸如车窗不许挂窗帘、防爆膜必须是透明的等等。有与会专家还建议,党政一把手的车前分别挂党旗、国旗以示区别。 

广东显然想来一次彻底的公车改革,但民意的接受程度,仍需衡量。 (CFP/图)

蹒跚多年的公车改革在今年已然无法阻挡,如何提速却成了难题。

5月30日,决心力推公车改革的广东省纪委召开内部研讨会,为改革探路。与会的省纪委官员最关注的是,如果取消公车,改为发放补贴,公众将会如何反应?参与讨论的学者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们对此激烈交锋——大家的焦点在于,在已然有了信任危机的公车改革中,什么是民意可以接受的?

“如果原来公车要花100块钱,改革后只花60块,其中30块是发给公务员的交通补贴。你说公众同意不同意?”“不同意。因为公务员拿了钱。”“公车改革必然会增加公务员收入,这很正常。”“广东一线产业工人一个月多少钱?一千多块!公务员的车补比他们的工资还要高,他们答应吗?”

相比如何制定补贴标准、如何防止改革效果打折,怎样向公众解释,是决策者更看重的问题。在此次多位学者和民意代表参加的研讨会上,主持车改调研的广东省监察厅副厅长曾庆荣一直在问,“补贴标准应该怎么定?外界会有什么反应?”

曾庆荣说,省委的决心很大,车改不是改不改的问题,而是怎么快速推进的问题,大家有话尽管放开说。于是,出现了开头激烈争论的一幕。

“你说节约了多少钱,大家都不信”

接近广东省纪委的学者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目前,全广东省的公车家底已经摸清,接下来的路径选择,成了难题。

事实上,全国最早的车改试点就在广东。1993年,广东东莞沙田镇取消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改发交通补贴。这一做法被称为货币化改革模式,它的最终目标是取消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