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这头牛,他和他大概都早死了——两个男人和纪录片《牛铃之声》

回想当年,李忠烈感慨万端:“老爷爷和牛,像药一样治愈了我的自杀倾向。”

责任编辑:李宏宇 袁蕾 实习生 黄周颖

李忠烈是韩国独立纪录片导演,六年前打算自杀。

拯救他的有两件事:一、当年他嫌自己太胖,为了“死得好看一点”决定先减肥再死;二、这时有朋友给他介绍了一头牛和一个老人。

《牛铃之声》的投资者计划拍摄一年,直到老牛过世,没想到牛活了三年,投资者跑了,摄影师跑了,录音师跑了……

谁也没想到,《牛铃之声》成了第一部登上韩国电影票房周末榜首的纪录片。2011年4月底,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教授张同道策划了《牛铃之声》的放映和交流会,李忠烈也来到中国。

《牛铃之声》剧照。牛通常只有15年寿命,而老爷爷崔益钧的这头牛整整活了40年,他老伴说,“没有这头牛,他大概早死了。” (南方周末资料图)

纪录片人自杀的过程,兴许是不错的纪录片

李忠烈生在乡下,长在乡下。少年时发奋苦读,考进了韩国排名前三的高丽大学,就读教育系。他从小喜欢影视,坚信自己就是这块料。毕业之后他扎进了影视圈,搞了几年动漫。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受电视台委托,李忠烈开始拍纪录片。

韩国很多电视节目都由外包公司制作。纪录片人接了任务,时间紧任务重不说,电视台对最终作品还有诸多要求与限制。如果仅仅把纪录片看成养家糊口的工作,李忠烈也能活得不错。可随着拍摄经验的成熟,他越来越不能忍受“戴着镣铐跳舞”,决心单干。

起初,李忠烈瞄准边缘、奇特、不为人知的题材——煤矿工人、同性恋、算命先生……为了让片子更真实,他往往和拍摄对象同吃同住,努力让对方忘记自己是纪录片人。

但效果并不理想——同性恋者误认为他对他们有意思,算命先生渐渐起了戒心,怕他抢了自己的饭碗……纪录片人的原则——“不介入”三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容易。激情开始冷却,自我怀疑日益浓重,李忠烈“甚至搞不清纪录片到底要怎么拍了”,那段时间很绝望。

在韩国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1-12-08

应该是不错的片子。。。

回复

2011-11-23

不错,想起了《斗牛》里黄渤和奶牛经历种种艰难困苦之后终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所谓纪录片,贵在独立拍摄,反映最真实的生活

回复

2011-11-21

勾起兴趣了 是对生活的热爱吗

回复

2011-11-14

凡事总有两面性,好与不好,都是共生共存的,但最起码,好片子唤起集体的记忆与思考,这也就是纪录的价值。

回复

2011-11-11

崔益军的生活与李钟烈的生活在一个偶然有了交集,可是之后的生活两人的生活似乎变得颠倒了。李钟烈收获了他梦想得到的东西,即使是不该属于他的;而那个老人崔益军在“好伴”走了后的生活却变得更加不“安宁”,他以前并不觉得自己的孩子有多不孝,可是现在他也更不愿外界去批评自己的子女和打搅他原本安静的生活。当然不可否认李忠烈的电影确实是有很强的社会教育价值,但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去好好尊重一下崔益军老人呢,我们尽量别去打搅人家的现实生活,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想成为名人的哈! 看这篇文章的第一个感觉是,崔益军老人很像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人物——牛郎。一样的老黄牛,一样勤劳的“牛郎”,一样得到了他的幸福(一个幸福平安的家庭),只是结局也是那样,牛郎跟织女相隔银河两岸,崔益军老人也被我们“吵得”有点头疼,呵呵…… 祝愿老人一生健康!

回复

2011-11-10

热点新闻 台湾负责修身齐家,内地负责治国平天下? 第二届华人纪录片提案大会扫描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陈晓卿 更新于2011-11-4 “让西方人通过纪录片这种国际通用语言了解到中国的当下,真实度高,这是最好的‘外宣’,只要立场客观公正,政府自然乐见其成。”导演范立欣认为“这是双赢的选择”。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工人阶级永远有力量”——刘小东和他的“还乡团” 如果没有家乡,人

回复

2011-07-15

兲朝人看不懂了

shanlirenzk
回复

shanlirenzk

2011-06-12

我的故乡的牛的寿命不只十五年。说法是“黄三十,水半百”。

回复

2011-06-12

纪录片内容不重要了,文章在乎的是怎么把他的模式变成钱

回复

2011-06-11

我小时候也放过牛,真是一辈子难忘的一段回忆。虽然只有一段时间,可是那双水灵灵的大眸子好像总能穿过时空,浮现在我眼前。有时候人的灵魂伴侣不一定要是人…

回复

2011-06-10

中国怎么这么喜欢模仿?商业味重了,对片子的真诚度就大大降低。这似乎永远是个悖论,好东西会感染人,但也让人的欲念往他处增长。

回复

2011-06-10

李明博称赞他的影片“唤起了过往社会的美好价值” 很欣赏这句话,这个充满财富争夺战的世界实在需要些生命价值上的回归。愿世界和平。 难得能在微博上点击进入,看到满满的文字,细细读来,每次都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