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一家独大可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管5亿人民币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是发改委收复失地,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从某种意义上说,监管5亿人民币以上的私募股权基金,是发改委收复失地,把被颠倒的历史再重新颠倒过来
中国资本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有些人就把矛头指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即便资本市场风平浪静,还是有人将矛头指向证监会。
比如,有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证监会官员离任后到金融机构担任要职。《财经国家》周刊还专门做了一期封面文章,其中提到,“从1996年到2011年3月,共有58名原证监会官员出任券商和基金公司副总级高层。其中15名任职券商,43名任职基金公司。”文章言外之意是,证监会的人员授受不亲,有利害冲突。
其实,证监会在这个问题上并无大过,至少比美国证券交易会(“证交会”)强出很多。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2006年至2010年,美国证交会出来工作人员中,共有219人表示,他们要代理客户与证交会交涉。证交会领导更是一马当先,游戏市场,游戏监管。
哈维·皮特(Harvey Pitt)曾经先后担任过证交会首席法律顾问和证交会主席,进进出出,或官或商,云舒云卷,左右逢源。从证交会首席法律顾问的位置上下来之后,皮特受雇于内幕交易大盗伊万·伯尔斯基(Ivan Boesky)的律师,与证交会的故旧协调,为伯尔斯基争得最佳处理结果。忙完此事之后,皮特又被任命为证交会主席,风尘仆仆地赶去上任。当上主席后,皮特还在自己办公室内亲切接见证交会的调查对象。试问,美国证交会比中国证监会如何?不知有汉,何论魏晋?
无独有偶,庞氏骗局大盗艾伦·斯坦福也受到证交会的多方关照。斯潘塞·巴拉什(Spencer C. Barasch)曾经担任证交会办公室执法部负责人。该部数次决定,不对斯坦福进行调查。巴拉什离开证交会之后成为私人执业律师,专门代理客户与证交会打交道,而斯坦福则是巴拉什的大客户。证交会道德办公室多次告诫巴拉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