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到绝境才限购”擦亮香港金字招牌

在香港,保障的归保障,市场的归市场,两者泾渭分明。或许正因如此,尽管近期楼价涨幅较大,但限制内地人来港购房的提议并未得到大多数香港人的响应。

责任编辑:史哲 戴志勇 蔡军剑

弹丸香港背靠泱泱祖国,后者的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在前者掀起一波巨澜。继奶粉遭祖国家长抢购、产床被祖国孕妇挤爆之后,香港楼市又遭内地金主抢购,令楼价屡创新高,令香港市民买楼难。

那么,要不要限制内地人涌港买楼以平抑楼价呢?在5月19日举行的香港立法会答问大会上,就有两名议员建议,港府应规定发售对象需为香港人。可是,香港特首曾荫权回应时却强调,楼市不能限制海外买家,否则会扭曲市场,也可能违反国际条约。他说,限制海外资金买楼,“真的到了绝境,才会考虑这个做法。”

曾特首的回答,显然出乎寻常内地人的意料。令到香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3-11-29

房价的过高政府调控是必然,要相信政府会妥善处理

回复

2013-11-29

房价的过高政府调控是必然,要相信政府会妥善处理

回复

2011-06-06

对比阿

回复

2011-06-06

对比阿

回复

2011-06-03

评论评论

回复

2011-06-02

to xoyoabc 事实上,医院相对于住房来说,更加是一个稀缺的商品,并且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稀缺商品——尤其公立医院,本身就是用纳税人的钱建立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限制非本地居民使用医院,在法理上是站得住脚的。 而就住房市场来说,目前还没有稀缺到产生大量香港居民无家可归的情况,而政府也提供了大量的保障性住房。 不过,我倒有点担心内地会拿香港房价飞涨也不限购做文章,学习香港好榜样。。

回复

2011-06-02

To: cxz777007 文中说指的是市场自由,我所指的也是医疗市场自由,没有半点牵涉到人口流动这个范畴。 你所特指的人口流动现象是由香港政府自己的移民政策导致的,并不是由医疗市场自由导致的,很简单,继续放开对内地产妇赴港产子限制,但不允许父母双方都不是港人的新生儿落户香港即可。 这道理很简单也很明显,看看美利坚对待同样情况的办法,学学人家的自由市场吧 所谓的香港天堂也就那样,不要太神话。

回复

2011-06-02

去香港喽

回复

2011-06-01

xoyoabc 我们所指的香港的自由是市场的自由,不是人口流动的自由! 在港产子,随之而来的是港府对新生儿的承认。这完全和市场自由没有任何关系,港府对报着这种曲线移民的做法加以限制,别人没资格说三道四!

回复

2011-05-31

大陆也是到了绝境才限购的吧,再不限制楼价,民怨就会爆发了。三辈子都买不起房子,这不是开玩笑的。从一开始,地方官员为了GDP交差,看着楼价上飙,也不制止,反而助长之....直到民怨开始沸腾......中国人真是一个容易统治的民族,不到最后关头,把人逼入绝境没饭吃,都不搞革命......

回复

2011-05-30

xiang gang hao a

回复

2011-05-28

请问限制内地产妇赴港生产 算是自由市场的哪门子自由之道? 对自己有利的就自由 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自由 多简单的道理

回复

2011-05-28

请问限制内地产妇赴港生产 算是自由市场的哪门子自由之道? 对自己有利的就自由 对自己不利的就不自由 多简单的道理

回复

2011-05-27

我国从计划经济向自由经济转型,这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目前是可望而不可及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