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代工厂的自杀女工

很少有人能想起,像名牌手提包这类昂贵商品,与中国女工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也很少有人想到,曾经给这类名牌包的皮料镶过多彩油边的中国女工彭水银,最终会因生活困窘自杀。

责任编辑:傅剑锋 实习生 姚永泳 杨金海

很少有人能想起,像名牌手提包这类昂贵商品,与中国女工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也很少有人想到,曾经给这类名牌包的皮料镶过多彩油边的中国女工彭水银,最终会因生活困窘自杀。

东莞女工彭水银的工作,是日复一日地为这样的名牌包上光擦油。但她和大多数中国女工一样,并不知道一个皮包的价格,可能早已超过她一年的工资。

2011年5月14日,彭水银在东莞塘厦镇的星浩手袋厂宿舍五楼跳下,身上只揣着四张1元人民币、一部欠费的山寨手机、一把每月170元房租的小屋钥匙。这家工厂的业务之一是为Coach、Diesel等国际奢侈品牌代工。

无人目睹彭水银的死亡,只有隔壁五金厂的工人杜兴鹏,听到“嘭”的一声闷响。这是她留给世界最后的声音。

也没有人知道她在死前那一刻的音容。她在自杀当天留下的最后一个身影,定格在工厂的监控录像里,她身着斜纹紫色上衣,走出大门。时间显示是2011年5月14日12时3分25秒。

5分钟后,她自杀了。

为国际品牌代工的中国工厂里,大多数是年轻女工。像彭水银这样的第一代打工女,因年龄增加、精力下降,在工厂里的生存空间日益逼仄。 (南方周末记者 王轶庶/图)

被遗弃者

坠楼前的一段日子,彭水银在星浩手袋厂里陷入了一种近乎失语的状态。她不再使用那部二百多元的手机,只用公用电话与家人联系,她告诉家人这是为了节省话费。她与工友的关系也跌入冰点,不在食堂吃饭,每日独来独往。这是因为她有严重的口臭,她自认为躲避人群,是减少被人鄙夷的最好方式。

44岁的年龄,也让她在工业区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中,显得格格不入。

她留给工友的最后印象,也是一个孤独的身影。女工刘军舟回忆,5月14日早上8点,油边组5个人包括彭水银,被调往裁床组帮忙。分配好任务,彭水银就独自走到角落坐下来,低头开始干活。

这天早晨的彭水银,如往常一样没人搭理。由于无法忍受她嘴里散发的气味,同组十多个人一年多前就不怎么和她说话。刘军舟记得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邝立韵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9)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3-07-10

彭水银的家人们从车间搬来一张半人高的铁床作为灵堂,排开7碗塑料饭盒盛的菜,点上香、蜡烛,烧上纸钱。

回复

2013-02-26

曾经看到过把一个苹果买到100万的例子,也许奢侈的定义本就来自人类内心的的那点显摆,无所谓顾及他人的生活,更无所谓掩饰自己的行为,中国早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奢侈品消费头号大国,而这些消费的最终受益主体就是那些剥夺剩余价值抑或被叫做干爹的商界巨鹰乃至政界显要。不过对于奢侈品,最好还是不要嗤之以鼻,要不然你不会认为你生活在中国!

回复

2013-01-07

头回声,响嗡嗡,享福的人们都还在梦中……一点都不能松一天十二点钟……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歌曲吧,现在都啥年代了,好多地方还是这样,不光是沿海,内地都有好些这样的工厂

回复

2012-11-18

为什么会这样?

回复

2012-11-18

没有亲身感受,局外人在怎么说都无法理解,看到保安将祭拜的东西人还没有走多远就扔了,很难过。

2011-06-17

kangk 20天前 最开始看到这条新闻,我也有很痛心,还转载了。不过,现在过了几小时想想,又觉得悲剧本身在于彭水银本身,而不在于政府或制度。 文中并没有交待彭水银在农村的家。彭水银既然在城市里受冷漠,过着凄苦的日子,为什么不回去呢?回农村至少不用像这样活着吧?彭水银一家并没有欠太多的账,现在女儿也大了,丈夫也并不是完全丧失劳动力,自杀又是何苦呢?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也不愿意回农村,这是为什么? 文中多次提到,彭水银常常担心别人怀疑她有乙肝。那中国约一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工作找不到(过不了体检),又要受人歧视,岂不是都应该自杀? 我觉得,杀死彭水银的,不是社会,而是她`````` _-------------------------------------------- 如果你处于她的境况,就能够理解她了,相信那时候你也会由于思想问题做出类似的决定。自以为是的讲道理和简单,你一定没有经历过她那样的窘困和贫苦。

回复

2012-08-05

很少有人想到,每天给皮料镶上多彩油边的彭水银,最终会毫无尊严地死去。 很少有人想到,彭水银如果不是毫无尊严地死去,也只是会毫无尊严地活着。

回复

2012-08-03

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的嘴脸,双方都有一定的原因,假使,我们其中任何一员身在彭水银的处境,可能也会像他这么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主义法治的普及,哦,忘了句话!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回复

2012-08-02

我们过俨然不是纯正的社会主义也无法做纯净的社会主义了,在资本主义大趋势下能怎么做?

2011-05-28

世界本来没这么多的主义,为了经济发展无视人的尊严,这哪里是社会主义。历史只是说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罪恶。 原来社会主义也逃不了 一切主义都是统治术而已。

回复

2012-08-02

资本主义原罪。共产主义真的会实现么?

回复

2012-08-02

消费奢侈品都是可耻的!

回复

2012-08-02

中国富商的资本原罪,工人劳动价值的压榨都体现的清清楚楚了。

回复

2012-08-02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庆幸于有这样的尊严,悲哀于有这样的现实!!!

2012-08-02

典型的中国式悲剧:尊严VS现实

回复

2012-08-02

典型的中国式悲剧:尊严VS现实

回复

2012-08-02

这些皮包会挂着数千到数万不等的价签,进入奢侈品专卖店,又或被某个一掷万金的大陆富人买回中国。而彭水银们每月工资2000元,挤在出租小屋,梦想早日返乡,却又深陷每日11小时的工作中无法逃离。

回复

2012-07-03

这些皮包会挂着数千到数万不等的价签,进入奢侈品专卖店,又或被某个一掷万金的大陆富人买回中国。而彭水银们每月工资2000元,挤在出租小屋,梦想早日返乡,却又深陷每日11小时的工作中无法逃离。

回复

2011-07-13

真是不求共同富裕,只求少些此类的悲剧

回复

2011-07-13

她没有被那么艰难困苦的生活击败,却被人们扭曲歧视的眼光所扼杀···

回复

2011-07-13

剩余价值 政府或制度为什么没错。我们太缺乏对这个群体的关注!我们的工会只是帮手

回复

2011-06-17

kangk 20天前 最开始看到这条新闻,我也有很痛心,还转载了。不过,现在过了几小时想想,又觉得悲剧本身在于彭水银本身,而不在于政府或制度。 文中并没有交待彭水银在农村的家。彭水银既然在城市里受冷漠,过着凄苦的日子,为什么不回去呢?回农村至少不用像这样活着吧?彭水银一家并没有欠太多的账,现在女儿也大了,丈夫也并不是完全丧失劳动力,自杀又是何苦呢?一个人连死都不怕,也不愿意回农村,这是为什么? 文中多次提到,彭水银常常担心别人怀疑她有乙肝。那中国约一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工作找不到(过不了体检),又要受人歧视,岂不是都应该自杀? 我觉得,杀死彭水银的,不是社会,而是她`````` _-------------------------------------------- 如果你处于她的境况,就能够理解她了,相信那时候你也会由于思想问题做出类似的决定。自以为是的讲道理和简单,你一定没有经历过她那样的窘困和贫苦。

回复

2011-06-15

一个生命就这样消逝了 挥一挥衣袖 留下一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