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着钱袋去戛纳——中国电影路在何方

“谁都知道中国电影人今时今日去戛纳主要是为了卖片,但包括中国电影人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同胞拎着钱袋子在戛纳扮演‘水鱼’的角色。”

中国的电影市场太好了!你们中国的一家公司就把我近20部影片打包买走了。

北京时间5月12日—5月23日,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在法国戛纳举行,尽管中国电影全军覆没、没有一部影片有份角逐金棕榈奖,但这并没有影响中国军团前赴后继地奔向戛纳。

《广州日报》的报道称,谁都知道中国电影人今时今日去戛纳主要是为了卖片,但包括中国电影人自己都没有想到,会有那么多同胞拎着钱袋子在戛纳扮演“水鱼”的角色。不止一位中国电影人在戛纳发出感慨,感叹中国买家出手阔绰,竟然互相哄抬价格,令不少“莫名”的外国片变得身价百倍。

买进口批片,不差钱

5月14日华狮盛典(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蒋燕鸣在其微博上称:&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3-07-01

中国电影跟中国足球一样 何日出头啊 都是商业模式 利益高于一切

回复

2011-05-22

人啦! 有时候就是贱

回复

2011-05-21

如果死一个一般的人讲电影要讲专业,不要只讲“钱”,就会有人跳出来批评这个人幼稚。前几天发了一篇关于文学的评论,大意是真正的文学家更希望更多的人读到他的作品且从中获益,而不是成天去追逐版权、分成等,于是被网友痛批为“幼稚”,颇为伤心。中国电影也是一样的,所有的文化产品都该是这样的,支撑其高票房的,是看过的那些人从中获益。

回复

2011-05-20

中国电影之迷途。

回复

2011-05-19

中国无电影,中国无学术,中国是个伟大的名词。

回复

2011-05-19

这批商人就这素质~

回复

2011-05-19

中国人走到哪里 就把混乱无序带到哪里

回复

2011-05-19

这和农产品交易会的本质是一样的

回复

2011-05-19

國產電影有內涵的不多,國人的精神貧瘠也就反映在了電影上。以前看過一部張藝某執導的《活著》,個人認為是他最好的電影,很有深度和異議,卻不讓在國內公映;還有成龍的《新宿事件》,也很有深度,也沒有讓在國內公映.....一些無聊題材水平一般的電影卻在中國市場上比比皆是

回复

2011-05-19

必须思考的是为什么国外的片子在中国这么有市场

回复

2011-05-19

时下,中国电影界很难推出一部能够真正打动观众、引起观众共鸣的电影,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现今的电影不能够传达出打动人心的人文精神,不能够对观众产生或多或少的人生启发,而是过多的注重电影发布后的高票房和商业利益。 戛纳电影节上,不少商家到国外去买进电影,这无形中更是给中国电影界带来更大的冲击,过度依赖买断外国电影的放映权,长此以往,不利于中国电影界推出更好的电影,不益于国内电影质量的提高。 希望更多的电影界人士本着人文精神,救救中国电影!

回复

2011-05-19

中国电影要是没有文化内核的话,永远没出头之日!

回复

2011-05-19

有钱人是官方的吧,或者由官方买单或者出资的代理方...所谓市场也是管制下的填鸭式的受众者多...

回复

2011-05-18

中国人做事本来就从来不讲规矩,基本观念就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中国电影也是不讲规矩的,好片子广电局就禁,剩下的片子就只剩两条路,要么往死里打,要么往死里装傻。

回复

2011-05-18

中国电影就靠女星脱,还有形式主义上的中国武术风搏卖点了。。。

回复

2011-05-18

好电影不在气势的恢宏,也不在烧钱的多少,更不在明星的阵容!关键是要有深度,内容为王!

回复

2011-05-18

坐等《建党伟业》拿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回复

2011-05-18

就像暴发户提着钱袋去买大堆的书一样,充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