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水土不服

在2010年的补贴政策大礼包刺激之下,原本以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为主的节能服务市场中,出现了用能企业大户自己组建节能服务公司的新趋势。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史秋娟

中国本土企业的商业信用缺失,可能导致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模式在中国无法推广

“宁愿少赚钱,也不要血本无归。”5月2日,广东华拿东方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华对南方周末记者叫苦不迭。

三年前,他的公司与云南曲靖远东水泥厂签订合同能源管理协约,双方约定华拿公司帮助远东水泥厂进行节能设备改造,改造后节省下来的电费双方五五分成,合同为期十年。

当年6月,第一台节能设备安装投运。8月,远东水泥厂曾向华拿发回应用报告,承认在产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使用了节能设备后的高温风机耗电比改造前降低了近25%,节能效果明显。

由于节能量难以认定,被寄予厚望的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并未真正成长起来。 (CFP/图)

然而噩梦就此开始。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华拿云南办事处代表张勇和技术员小张不下十次接到远东水泥的设备维护和技术服务请求。华拿按照合同进行维护,远东水泥厂却始终未付一分节能款项。

“用能方可能因为资金周转拖欠节能款项,但完全不履行合同、一分不付的情况,十分罕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系统分析和市场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是当年世行项目的主要执行者,面对这种情况,也表示不解。

在华拿和远东水泥签署的合同能源管理协约上,甲方签名一栏,清楚地写着企业法定代表人“邢泽民”。当南方周末记者按着合同上的联系方式拨通邢泽民电话后,对方却矢口否认曾与华拿签订过合同能源管理协约,随后将电话挂断。“今年2月18日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