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造林,得不偿失?——专访清华大学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前主任于长青
为什么森林覆盖率增加了这么多,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为什么我国造林面积持续高速增长,但造林保存率只有22.6%?植树造林,如此劳民伤财,到底值不值?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森林覆盖率增加,植树造林保存率增加,生态却持续恶化,原因何在?
2011年3月,在北京的一个讲座上,清华大学教授于长青无意中揭开了我国植树造林的盖子。
他向听众提出一连串问题:为什么森林覆盖率增加了这么多,生态环境却持续恶化?为什么我国造林面积持续高速增长,但造林保存率只有22.6%?植树造林,如此劳民伤财,到底值不值?国务院有关专家、政府部门是不是考虑过?
5月3日,于长青已经辞去清华的教职,转任内蒙古荒漠与草原研究所负责人,他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
清华大学生态保护研究中心前主任于长青
南方周末:为什么森林不断增加,生态却不断恶化?
于长青:首先,统计数字就有很大水分。
根据1987年出版的中国林业年鉴,全国宜于乔木林生长而又可用于发展林业的面积仅为2.53亿公顷,也就是说,在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所有“各种可能形成森林”的面积(包括天然林)只有253万平方公里,这些面积如果全部成为森林,则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才可以达到26.3%。
而根据国家林业局编的《中国林业统计年鉴》,截至2009年,我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