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喝还是不喝——从营养学角度看牛奶的利与弊

科学家发现,牛奶或其他奶制品的食用,对骨健康、防治中风、心血管疾病、肠癌颇有益处。然而,大量饮用牛奶还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帕金森等疾病。

责任编辑:朱力远

人类是世界上惟一在成年后还饮用乳品的哺乳动物。科学家发现,牛奶或其他奶制品的食用,对骨健康、防治中风、心血管疾病、肠癌颇有益处。然而,大量饮用牛奶还可能增加前列腺癌、帕金森等疾病。考虑到中国人的低牛奶摄入量以及主要疾病谱,还是应该一如既往地推荐增加饮用有食品安全保障的牛奶。

2009年12月15日,成都市青羊区,医生在为80岁的老人游剑波做骨密度检查。 (CFP/图)

作为世界上惟一一种在成年后尚饮用乳品的动物,人类摄食牛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5000-6000年左右新石器时代的欧洲。其时,牛已被驯养,畜牧业初具规模。近来不少考古学研究提供了不少当时人们食用鲜奶或者奶制品的证据。到了19世纪末,巴氏灭菌法(即低温消毒)和玻璃奶瓶的发明使得牛奶的运输、储存成了可能,从而进入了大规模生产、营销的时代。

在中国,早期牛乳饮用多局限于边疆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其后才逐渐扩散至中原。虽然牛奶在很长时间都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之日常食品,却常现于王孙贵族的席筵,被誉为“香美”佳肴。据《马可·波罗游记》,蒙古人在13世纪已经开始制作并食用奶粉,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奶粉的文字记载。

历史使命

有意思的是,中医很早就开始关注牛乳的医疗功能。如晋人葛洪(公元284-364年)在其《肘后方》中说牛乳能够治疗“脚气之病”。此病乃维生素B1缺乏性疾病,非望文生义之“脚癣”。

据撰于6世纪的《魏书》中所载,太监王琚“常饮牛乳,色如处子”,暗示牛奶或有养颜防衰老之功能。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面亦云牛乳“老人煮粥甚宜”。无独有偶,清代《红楼梦》中,曹雪芹借贾母之口对宝玉等人循循善诱:“牛乳蒸羊羔”乃“有年纪的人的药”(第49回)。曹氏非医者,故此言或可代表当时民间流行之观点。

清末民初,国力积弱,有识之士从多方面寻求民族振兴之法,或有鼓吹国民健康为国家昌盛之根本者。和东亚饮食相比,欧美人饮食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特点是大量饮用牛奶。于是有人撰文云:“多饮牛乳可能增进儿童之健康,推而改造将来民族体格之雄伟”(李春荣语,转引自李忠萍之文章)。商家亦借势而上,宣称“牛奶关系一国之强弱”,“多饮牛奶,养成壮健国民,发扬民族精神”。牛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3-06-20

牛奶。。

回复

2012-09-09

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只可惜这杯之奶让人放不心啊。。。

回复

2012-09-01

怎么在科普文和科技文中找到平衡?&作者简介真是心酸……

回复

2012-09-01

在喝牛奶的多少问题上,先要清楚中国的牛奶与国外的牛奶质量能比吗,质量相同吗?

回复

2012-08-16

要活命,少喝牛奶

回复

2012-08-16

引用文章最后一句话:补不足,慎有余!

回复

2011-05-24

其实我觉得是乳制品市场竞争过于激烈造成的。你想蒙牛、伊利的奶牛基地再多,也多不过中国的人口,求大于供,必然应该有较高的价钱,但是其实这样真正喝得起牛奶的人就不多了。所以还是发展地方的乳制品企业比较好,这样供奶源充足,并且都是当地人自己生产的,如果信誉出现问题,他们自身要承担更大的恶果。比如,自己的小孩儿就会喝自己生产的牛奶,都是自己认识的人喝牛奶,你还敢弄假吗?不想混了。所以,我觉得大力发展地方自己的乳制品是个出路,比就那么几个大的垄断的要好。北京的三元不就做得很好吗?

betheonly1
回复

betheonly1

2011-05-07

我想问的是:敏感词们是否喝蒙牛?

回复

2011-05-06

楼上不该说权贵的统治工具,该说的是怎样唤醒甘为奴役的大多数人

回复

2011-05-06

楼上不该说权贵的统治工具,该说的是怎样唤醒甘为奴役的大多数人

回复

2011-05-06

楼上不该说法律的制定、实行及监督,该说现在的社会制度下法制是否为权贵统治工具

回复

2011-05-06

楼上不该说制奶企业的良心,该说的是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实行及监督。

回复

2011-05-06

不该说牛奶本身的利弊,该说的是制奶企业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