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集体中毒善后与群体焦虑干预
听说自己原来是中毒之后,一些中毒者开始出现紧张、恐惧、焦虑和抑郁等应激反应。在少数人身上,这些情绪转变为身体的痛苦,一个病房里有人喊:“有人抽了!”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最艰难的时刻已经度过——对于一场重大的公共卫生安全危机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但于203名中毒患者,积极的“心理干预”或许是比破案更重要的事。
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4·9”特大投毒案目前仍在侦破之中。几天来,哈尔滨市公安局派往医院调查的多名警察均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对近期破案不抱乐观态度。“你看那热水器放的地方,随便来个人就能往里投毒。”一名警察说。被投毒的热水器未按照卫生安全的要求加锁,并位于医院一楼康复中心走廊的开放性区域。这名警察表示,医院的这种疏忽导致“案子不好破”。
正式渠道的消息则付之阙如。案件发生后的9天中,黑龙江警方未就侦破进展情况披露任何消息。
数名中毒孕妇面临困境
这起集体中毒事件是在4月9日上午发生的,中毒者包括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的203名患者、陪护人员和医护人员,其中一名77岁的女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在当日下午死亡。黑龙江警方在3天后宣布,中毒系由“氟乙酰胺”鼠类药品被故意投入医院电热水器并最终进入医院食堂早餐粥品所致。
案发后的最初两天,中毒人员身体虚弱,并被当地卫生部门尽量互相隔离,注意力多集中于自身治疗。不过随着身体逐渐康复,他们已向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提出了赔偿要求。他们普遍认为中毒系无妄之灾。一个好消息是,黑龙江省卫生应急指挥中心主任、卫生厅副厅长王恩海在4月12日对媒体表示,中毒人员在康复后不会留有后遗症。一个坏消息则是,氟乙酰胺为剧毒性的神经毒药,而中毒人员中至少包括5名孕妇,她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