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码】行路难,管路难?难也不难

常看到节令性的整治交通秩序的横幅标语,并无规则效果,更没经济收益;何不省下那些钱来,竖起长期性的牌子,标明具体规则?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靳万莹

常看到节令性的整治交通秩序的横幅标语,并无规则效果,更没经济收益;何不省下那些钱来,竖起长期性的牌子,标明具体规则?

中国的路难行,开车的走路的都在抱怨,管理者又叹路难管,真是谁都不容易。前些年曾大张旗鼓搞过一阵整治行人乱穿马路,结果不了了之,成为“法不责众”理论的经典案例,似乎在国民素质提高之前,对老百姓违法违章只能听之任之。

其实,素质和遵章守法的习惯都要靠管理和法规来帮助养成。凡人难免有“走捷径”的冲动,大家都走必然影响公共利益,所以要有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1-04-26

"此山是我开, 此树是我栽, 若要由此过, 留下买路财!!" 以前只有一个程咬金, 现在有千千万万个程咬金. 一次投资, 收费百年. 多好的生意啊??!!!

回复

2011-04-23

政府应倡导大家多乘公共七成上下班,既省油省钱,又利于环境保护

回复

2011-04-23

罚款是公污员们的饭碗,他们除了绞尽脑汁抵消百姓的劳动成果之外,不会任何其他的谋生手段,一朝不抢劫,他们吃什么?

fsdwei
回复

fsdwei

2011-04-22

我们宁愿把规则模糊,执法时好随意操作。要管路,先要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