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黄金——泉州黄金诈骗案调查

一个尚在服刑中的六旬老太,如何依靠一则“打通海上黄金走私通道”的故事,将闽、赣近二百户家庭拖入一场“黄金庞氏骗局”?

责任编辑:肖华 邓瑾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当盲目资本遇上庞氏骗局,会是什么结果?

无论18世纪初的 “南海泡沫”“密西西比泡沫”,还是金融危机中震动华尔街的“麦道夫骗局”,中外历史上曾无数次上演过这种情形。结果无一例外:首先进入的资本尝到甜头,随后的那些,永远都是被狼群圈住的大批肥羊。

同样的故事反复上演,以致《经济学人》的首任主编沃尔特·巴奇霍特怒气冲冲地写到:“一大帮蠢货的手里持有一大笔的愚蠢资金……我们称这些人的钱为:国家的盲目资本。”

抛开刻薄的形容,盲目资本的存在确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不管他们使用的是英语、中文、印第安语,还是火星文。

尤其是在当下的中国,负利率时代,掌握在无数民众手中的这些资本普遍缺乏投资渠道,却又被越来越明显的通胀压力所驱赶。

各种庞氏骗局于是找到了大片肥沃的土壤。

庞氏骗局是一种最古老的骗术。通常是讲一个遥远而美妙的故事来吸引投资,然后拆东墙补西墙,用新投资者的钱给老投资人付高额利息和短期回报,以吸引更多的钱来滚大雪球,直至崩塌。

无论是在中国内陆还是沿海各地,正在上演无数逻辑相同的荒唐剧。南方周末撷取最近的两例,以警世人保持理智——请相信天上不会掉下大馅饼;以呼唤相关政策——请开放更多投资渠道,并且不要逼所有钱都涌入市场。

泉州街头回收黄金的珠宝店 (骆海涛/图)

一个尚在服刑中的六旬老太,如何依靠一则“打通海上黄金走私通道”的故事,将闽、赣近二百户家庭拖入一场“黄金庞氏骗局”?

最近一段时间,福建泉州的许多家庭都生活在希望与绝望的煎熬之中,他们都在苦苦等待一船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的黄金。

这些投资者此前已付给一位六旬老太上千万元,预定了她走私进来的黄金——如果将这些黄金在市场上卖出,可轻松赚取其中高额差价。

2011年4月1日,因老太的“干儿子”举报,该案事发,公安机关当天以“涉嫌诈骗”立案。

这位老太其实尚因诈骗罪正处于保外就医服刑期间,这次也很快被取保候审。第二天,她继续到投资者们家中要钱。

而投资者们则陷入了极度焦灼:老太名下并无任何资产,那船走私来的寄托着无数人发财美梦的黄金,何时才能到达?

“干妈”一来,黄金万两

只要先付钱买下她提供的黄金,走过几条街,卖到她介绍的回收黄金的珠宝店里,1000克就能马上赚1万元。

2009年春节前,经一位朋友的前妻介绍,熊大思认识了陈秀珍,几个月后陈就成了熊的“干妈”。

这年熊大思36岁,本命年。他十年前从江西老家到福建泉州打工,这年娶妻成家,公司刚刚打算“做些正当生意”——此前熊大思经营着一家“香港鑫生投资有限公司”,从事“信用卡套现”,由于处于灰色地带,他正思忖着转型。

陈秀珍年约六十,颇显富态,操着浓重的闽南口音,自称已成为香港居民。

彼时陈说女儿要买房,向熊借了6万块钱,承诺月息6%,即月利3600元——如果存银行,当时月利率才0.45%,陈秀珍付的利息是银行的十多倍。

于是熊将新婚妻子带来的嫁妆——恰好是6万元——借给了陈秀珍。春节过后,陈秀珍连本带利一起还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4-07-16

骗子新花样

回复

2013-02-08

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我母亲身上。被骗的人不只是贪心的人,还有很多是善良和单纯的人。 我妈原来开个小店,一个刑满释放的老太婆先是经常来店里光顾混熟了,再以各种小恩小惠博取信任,两人成了干姐妹。然后骗子就开始以各种理由借钱,开始还有借有还,然后就开始编各种投资的借口有借无还了,最后发展到利用我妈在兄弟姐妹里的信用去骗这些亲戚的钱了。 由于骗子已经有了经验,从我妈那拿钱的时候总是以各种借口不留收条,导致我发现的时候屡次报案公安都不受理。无奈我只好自己去跟踪、录音、取证,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公安立案、破案。最可恨的是,最后骗子被判了15年,却弄了一张疾病证明保外就医,至今仍逍遥法外,到处行骗,而且很多是退休的老头老太和寺庙里年老的信徒们。可怜这些善良的人,最后的养老钱都被骗光了。 法律本该保护的是这些善良的人,可屡屡被这些恶人钻法律的空子逍遥法外!这是什么样的世道!

回复

2012-08-25

中国,人傻,钱多,速来。

回复

2011-05-19

我是文章中所说的蔡姓老板,对于本编文章,有几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其一我不是经那所谓的老太婆介绍而认识熊大思的,熊大思是我早以认识几年的兄弟,其二所说的老太婆的两个女儿经常出现在交接现场以及我和她们一家熟悉也是瞎编的,至今为止我都知道她们(老太婆和她女儿)长得什么样,还有说我拒绝采访,我都可以洗出手机清单来对质(因为我从来没接过哪个记者的要求电话!!)我不知道报社为什么要瞎编这些进去,我也和本文的记者和编辑联系协商,但是还是不能把不事实的地方改正过来,我听说南方周末的宗旨是不报道不真实的新闻,但是.....希望贵刊能在短时间把这些修改过来,毕竟这些不事实的内容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了................

回复

2011-05-19

我是文章中所说的蔡姓老板,对于本编文章,有几点是不符合事实的,其一我不是经那所谓的老太婆介绍而认识熊大思的,熊大思是我早以认识几年的兄弟,其二所说的老太婆的两个女儿经常出现在交接现场以及我和她们一家熟悉也是瞎编的,至今为止我都知道她们(老太婆和她女儿)长得什么样,还有说我拒绝采访,我都可以洗出手机清单来对质(因为我从来没接过哪个记者的要求电话!!)我不知道报社为什么要瞎编这些进去,我也和本文的记者和编辑联系协商,但是还是不能把不事实的地方改正过来,我听说南方周末的宗旨是不报道不真实的新闻,但是.....希望贵刊能在短时间把这些修改过来,毕竟这些不事实的内容已经对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了................

回复

2011-05-19

文明上网,登录发言

回复

2011-04-25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 总是相信奇迹会发生在自己生上

回复

2011-04-24

像温州融资一样,不缺资金,缺项目。

回复

2011-04-24

有病的犯人监狱就不收容吗?为什么她保外就医还能继续招摇撞骗,没关进去还不是继续危害社会,监狱收容所都是干什么饭吃的? 服刑中的人有民事权利出来诈骗吗?她出具的借条能有效吗?

回复

2011-04-24

服刑中的人有民事权利出来诈骗吗?她出具的借条能有效吗?

回复

2011-04-24

中国,人傻,钱多,速来。

回复

2011-04-24

中国,人傻,钱多,速来。

回复

2011-04-22

一个小县城每年都会有类似的案件发生,动辄千万,前扑后续呀...

回复

2011-04-22

收益有多大,风险就有多大,如果有投资收益大风险小,除非你爸是李刚,否则就是被骗.

回复

2011-04-22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会有这种高回报,但又没什么风险的投资。最早的“郁金香”泡沫到后来次贷危机都证明了投资中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虽然之前有很多教训,但在巨额“收益”的诱惑下还是会有很多人踏入陷阱。其实建议投资者可以去看看电影《华尔街2.金钱永不眠》 因此,只有坚持理性分析,在此之前做好充足可靠的分析,不盲目投资入市,才能真正保证自己不是踏入诈骗或者是投机泡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