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专访科幻作家刘慈欣

我这种小说的语言整个就是被俄罗斯文学塑造的,不灵动,不空灵,很沉重。这和我的年龄无关,我就是受到这种影响,受的很深。

责任编辑:姜弘 陈军吉 实习生 蒋潇

多年来,很少有一部本土科幻小说像《三体Ⅲ》这样受到各界读者的热烈追捧。

在前两部《三体》的故事里,人类首先不小心在银河系中暴露了自己的存在,遭到科技水平远远高于人类的“三体文明”的死亡攻击,但巧妙地威慑对方从而幸存了下来。

第三部《死神永生》讲述了威慑建立之后,人类生死存亡的重任落到了一名叫做程心的女子身上,她需要在人类遭到灭顶之灾的时候以一己的判断代全人类做出抉择。在这部分里,不管是人类还是更高级的“三体文明”,一旦在满是威胁的宇宙中暴露便不堪一击。幸运的是,人类最终有极少数幸存者一直活到了宇宙的末日。

军方启动了“红岸工程”来探寻外星文明,科研人员叶文洁误打误撞进入“红岸工程”的秘密基地。一天,她利用基地里的无线电设备向地球之外发射了一个信号,完全没有想到这一行为把地球文明暴露在了凶险的宇宙中,人类的命运由此转折。 (受访者提供/图)

过去几个月里,中国科幻迷们在热捧一部叫《三体:死神永生》的作品,它是《三体》系列中的一部,作品以一种“传统”的方式建构。其作者刘慈欣是近十年来一直被科幻迷追捧的科幻作家,他的世界观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冷”。他写小说时,先提出一个世界设定,然后按照这个设定去推导,得到某种结论。一些读者认为故事太绝望和黑暗了,但刘慈欣说,推导出的就是那么一个结论,所以写出来就是那个样子。

与刘慈欣相熟的科幻作家何夕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刘慈欣是“一个冷漠的宇宙观察者,冷酷的道德评判者,再加上一个冷静的思想者”。

1990年代初,刘慈欣编写过一个软件,在这个软件里,宇宙中的每一个智慧文明都被简化为一个点。最多的时候,他在十万光年的半径里设定了三十万个文明,然后让那台286计算机花了几个小时来计算这些文明的演化图景。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其诡异程度是很难凭空想出来的。

十几年后,刘慈欣在长篇小说《三体》中设定了一个与地球非常接近的外星文明,然后推导地球文明、这个外星文明以及其他更多看不见的外星文明之间诡异的生存博弈。他一连写了三部,故事的开端是我们已知的历史,结局却在百亿年之后。

哪怕仅此一次,“阅读这样的作品会让人对现在这个浮华的世界产生一些疏离感。”何夕说,“甚至有可能让一个浑浑噩噩度过几十年的人平生第一次开始思考一些古老的问题: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存在?”

刘慈欣提出了“黑暗森林”的生存法则。宇宙如同一片黑暗的森林,每一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手,他们小心潜行,并随时准备着消灭掉那些犯傻的暴露者。地球文明是个傻孩子,它在黑暗森林里生了堆火,并且高喊:“我在这儿!我在这儿!”

从这一刻起,地球文明的历史就发生了重大转折。它所面临的是灭顶之灾。小说中的主人公用善去应对灾难,然而好意铺就的却只是通往地狱的路。

科幻作家韩松认为,整部小说反映了刘慈欣个人的价值观。“人的本心是向善的,但是世界和社会回馈他的不是善的东西。”韩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他最根本的信念还是善能够挽救世界,但是他对这个又没有确定的把握。”

何夕则说,在刘慈欣的语汇里,道德只是一个“玩意儿”,而且是宇宙中最“没用”的玩意儿。

刘慈欣生于1963年,他的世界观不同于1970年代以后出生的科幻作家,这与他的现实经历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很奇特的现象是,中国当今最好的科幻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