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人凤与中部同盟会

当孙中山在两广策划的起义接连失败后,威信大减,同盟会内部要求改革党务、改变策略的呼声日益高涨,两湖派与广东派的矛盾日益突出,纷纷自立门户,另谋他途,中部同盟会之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责任编辑:刘小磊

【辛亥逸史】

编者按: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奇迹,革命党人、维新志士、清军将领、枢臣疆吏联手推翻帝制,走向共和,建立了中华民国。范福潮先生积十年之功,检阅史料,辑轶搜奇,追本溯源,去伪存真,力图还原辛亥年间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背景和真相,真实记录各色人物的所作所为和心路历程,再现辛亥革命的原貌。本专栏拟隔周刊出,敬请垂注。

辛亥革命元老谭人凤(1860-1920)

同盟会是由流亡海外的各反清会党联合组成的革命团体,自1905年在东京成立起,表面上尊孙中山、黄兴为领袖,但因成员复杂,派系纷纭,孙、黄久居海外,总部形同虚设,国内组织涣散,山头林立,基本呈各自为政的局面。尤其是当孙中山在两广策划的起义接连失败后,威信大减,同盟会内部要求改革党务、改变策略的呼声日益高涨,两湖派与广东派的矛盾日益突出,纷纷自立门户,另谋他途,中部同盟会之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

重起炉灶另开张

庚戌年(1910)正月,倪映典广州起义失败后,谭人凤去香港看望黄兴,见他情绪低沉,几经劝慰,亦难疏解,便返回东京。当时东京的同志,也是心灰意冷,同盟会总部无人主事,党务无人过问,谭人凤找宋教仁谋划补救之法,他说:“同盟会成立之初,本有设立东、南、西、北、中五部之议,既然孙、黄常年流亡海外,不理国内事务,我们何不回国组织中部同盟会,领导长江各省的革命?”宋教仁也有此意。适逢居正自缅甸、赵声自香港来东京,他们时常聚议,酝酿此事。居正四处奔走,邀请同盟会十一省分会长开会,谭人凤年长,首先发言,他提出了事权统一(于本部总理)、责任分担(于各省干部)的口号,主张建立中部同盟会(《居正文集》上册,华中师大出版社,1989,P11),以武汉、南京为革命中心。经讨论,与会者一致赞同,推举宋教仁回上海物色人选,筹组机关,居正回武汉组织党人,谋划起义,谭人凤负责联络沿江各省会党和革命团体。

六月中旬,孙中山潜回东京,黄兴亦相继而至。谭人凤拜会孙中山时,提出改良党务、加强领导、革命要兼顾边疆和内地的建议,他欣然接受。但几天后,当宋教仁与孙中山商讨改良党务的具体办法时,孙却面带愠色地说:“同盟会已经取消了,有能力者尽可独树一帜。”宋教仁一怔,遂问何出此言。孙中山说:“经费由我筹集,党员无过问之权,何得执以抨击?党员攻击总理,无总理安有同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