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的“样子”——一个中学教师的小说和现实

教书说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传道、授业、解惑,实际必须围绕着校长转,才能端好这碗饭。我教书17年来,时有生存的恐惧感。我写小说是释放我的恐惧感。

责任编辑:姜弘 陈军吉 实习生 蒋潇

小说被当成“纪实文学”

梁卫星当了17年中学语文教师,写了一本小说。

2010年11月底,《成人之美兮》在花城出版社出版后,全国不同地方的教师读者纷纷“对号入座”,明明是小说,他们惊呼为“纪实文学”。梁卫星说,小说写的不少在现实中确有其事,虽然不一定都是他亲历亲见,但他惊讶的是,这种事情怎么有这么大的普遍性?但小说在普通老师和学校的领导者之间引起的反响不一致,一些校长们看了,觉得隔膜,“怎么会这样呢?”

高二年级学生在新课改后,收到118本资料,使用过的只有59本,有学生发现两本书没有发,价格却没有少。学生集体找校长谈判,最后,学校给学生打了折。 (受访者提供/图)

梁卫星最早写这部小说的想法始于2004年。他和“范跑跑”范美忠那时都活跃于“天涯社区”,而范美忠是四川《教师之友》杂志编辑,他就拉梁卫星给杂志写稿,但随后《教师之友》停刊了,直到《教师之友》的执行主编李玉龙2008年又跑到江西参与创办了《读写月报新教育》杂志,而梁卫星的小说也在2008年底写出来第一章,李玉龙就在2009年的杂志上连载了一年。“《成人之美兮》反映了这些年来社会腐败在教育中的投射。也是我这些年读到的全部教育文学中,对于课堂、对于前卫的教育思想描述最富价值的教师成长手册。”李玉龙说。

这是一部中学教师的忏悔录。本来“成人之美”的职业,实际上陷入难以救赎的“崇高感消失”和道德扁平化的苦况:从学生身上赚资料费的回扣,为蝇头小利明争暗斗,以见家长之名索取红包,女教师陪教育局领导跳舞以获提拔,在学习压力下女学生跳楼自杀,校长搞基建,赚够了跑到南方……

梁卫星学校里一位人物对他说,“小说在杂志上发就发了,不要再出版单行本了。”梁卫星当然没有听从这种建议,小说出版后,单位出台了“教师十条”,其中一条是“教师不允许发表不和谐言论”。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比小说中的故事更为荒诞。今年大年初九,梁卫星所在地区许多高中学校的校领导带着干部和骨干教师,到庙里烧香,为高考祈福。当地有个传统,年初九烧到头炷香预示吉利。学校掏了3000元,争得今年的头炷香。

学校的车队前一天傍晚就出发,同事们住在寺庙附近的宾馆里,聚餐后一起打麻将。

子时,校领导带队,同事们进入庙内,和尚分发了黄纸,班主任将本班学生名单抄上,并将希望考北大清华的学生加以标记,将黄纸卷筒扎绳后,交给法师施行祈福。木鱼钟磬,香烟缭绕,众教师跪拜如仪。

一位老师用手机拍到了烧香的照片,他告诉梁卫星,要早知道他在写小说,他一定会提供这个细节。

梁卫星

写小说是释放恐惧感

梁卫星写教师的众生相。没有一种“相”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相”。

小说最让人尊敬也最让人怜惜的人物是“海无言”老师。一方面,他富于思想才情,在知识界的重要报刊发表文章,也是网络中的活跃人物,参与几乎一切热点事件的讨论,课堂上跟学生打成一片,引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1)


回复

2013-09-11

有一种教师是最淳朴的,农村地区的中学教师。尽管也有等级,尽管也需要看校长脸色,但是最起码他们不会在学生身上谋取任何的利益。

回复

2013-09-10

这么多年来喜闻乐见的就是这些,以前不懂事觉得老师也是要吃饭的嘛,现在大了只是觉这样得很无耻,从根基上腐蚀了祖国社稷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些教师(尤其是高中教师),说句直白的,你怕挣不到钱你去干别的行业啊?基本的责任心都没有你在这**?

回复

2012-09-17

说得好!老师的地位需要老师自己来捍卫!!~

2011-05-03

身为教师,真还不知道有那么些荒唐的事,不得不说,我们这的老师还真是单纯,也很敬业,虽然地处偏僻,也绝不会干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也可能是地区原因,领导和教师都相处和睦,现在看来,我们应该算是给教师长脸的了。我们的社会地位,还是要我们自己来捍卫啊!同志们,别丢脸了!

回复

2012-09-17

说得很好!真心希望你坚持自己的品格,不为现实所消沉。自己的一份力总会结出可喜的果实!~

2011-05-16

我大学一毕业就做了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干了一年,因没什么盼望选择了辞职。众领导和同事们倍感惊讶,因为这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钱可以,也有所谓社会地位。但每每看到我的师父 包括学校的所谓名师的生活——忙碌到没时间给家人做一顿饭、一回家只想睡觉、一放假就去看病、全天候围着学校和学生转……我很确定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当然,我打心里感激曾经陪我长大的那些可敬又可爱的小学、中学、大学老师们!这些,只有在我站上讲台后才明白! 但我很可能还会回学校当老师,因为孩子真的太可爱了,也因为我很想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去面对越来越大压力和越来越混乱的价值观。我能做的有限,但我能做的也很多。 国可以亡,但教师不能沦陷啊!因为基本只有你知道,教师们都放弃的后果……

回复

2012-09-17

这个大环境下,自己不失身很难!中国孩子自小被教导的不是民主、自由、法制,而是如何融入成人的世界,如何更好地适应既有的体制。这样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但反抗都是徒劳的,因为宪法上所规定的所谓的游行、集会、示威都是空头支票。即便是在互联网上抱怨几句,兴许也会被国宝国安请喝茶、查水表。我看不到国家的未来,如果就此沉沦下去,中国很危险!

回复

2012-09-16

怎么觉得大学亦是如此呢!

回复

2012-09-14

学校就这个样子,有过之而无不及。局长校长个个都是剔骨刀滚肉钩。就怕你不进笼子,进了笼子总会找到办法的!剔光了肉就知道什么叫偏激了。不知得看一家之言!

回复

2011-06-15

比较偏激,这样的小说不值得一看。

回复

2011-05-28

看完本文后,立刻网上购买小说读完,沉痛中……

回复

2011-05-16

我大学一毕业就做了一名初中历史老师,干了一年,因没什么盼望选择了辞职。众领导和同事们倍感惊讶,因为这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钱可以,也有所谓社会地位。但每每看到我的师父 包括学校的所谓名师的生活——忙碌到没时间给家人做一顿饭、一回家只想睡觉、一放假就去看病、全天候围着学校和学生转……我很确定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当然,我打心里感激曾经陪我长大的那些可敬又可爱的小学、中学、大学老师们!这些,只有在我站上讲台后才明白! 但我很可能还会回学校当老师,因为孩子真的太可爱了,也因为我很想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和他们一起去面对越来越大压力和越来越混乱的价值观。我能做的有限,但我能做的也很多。 国可以亡,但教师不能沦陷啊!因为基本只有你知道,教师们都放弃的后果……

回复

2011-05-15

世界还是哟那么多人还有难能可贵的良知,我们的世界在喧嚣的尘埃之下还有更多的深沉的眼睛。

回复

2011-05-15

我喜欢那个女孩儿的传奇!我也想去流浪!如果我没有振兴家族之使命!

SunFlower
回复

SunFlower

2011-05-12

其实作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我们在慢慢走进社会,也在慢慢认识社会,从前没有意识到的事情,现在回头想想我们就会想明白。学校,也许比上面写的更可怕,比我们所见到的更暗淡。只是我们没有身在其中,没有发现罢了。文中的海老师让我想到了我的一个老是,他也是一个特别受学生欢迎的人,我想我的老师是个聪明的人吧。

回复

2011-05-04

作为一名大四的学生,我从这些文字里隐约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同学。那个女生的提问相信会让所有经历过中国教育的人心痛:“为什么一百年前存在的问题,现在还没有解决?”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这些文字让我恐惧。曾经选择师范专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校园是一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刚刚结束的找工作的经历已经让我深感失望,但不得不告诉自己不能太单纯,同时依然坚信将来可以在那个不单纯的环境里,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看来,我们自认为很历练很现实的找工作的经历真的算不了什么。上面的这些文字现实的让人绝望。 不过,也许没有那么糟,毕竟自己的中学老师有很多还是很令自己尊敬的。恩,还是有人在坚持一些东西的。 不过,中国的教育之路该怎么走,还是要集众人力量思考! “只要高考制度在,站在讲台上,你对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就是一个杀手。”触目惊心!

回复

2011-05-04

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叫我们不知如何是好!

回复

2011-05-03

说我们现在不尊敬老师,也不看看现在老师什么样?怎么叫人尊敬?不过我遇到的老师大多数都挺好的。可能越往下越糟糕吧?

回复

2011-05-03

对于一个未来即将站上讲台当老师的我来说,很庆幸看到这篇文章,我要努力争取做一个好老师。

回复

2011-05-03

身为教师,真还不知道有那么些荒唐的事,不得不说,我们这的老师还真是单纯,也很敬业,虽然地处偏僻,也绝不会干出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事,也可能是地区原因,领导和教师都相处和睦,现在看来,我们应该算是给教师长脸的了。我们的社会地位,还是要我们自己来捍卫啊!同志们,别丢脸了!

回复

2011-05-03

试问:1.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2.中国的教育还有救吗?

回复

2011-05-03

有一次,一位和梁卫星关系很好的年轻教师给学生讲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时讨论关于“现行教育”的问题,一个女学生哭了。她问,为什么100年前教育的问题,今天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