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玉树“4·14”地震一周年,清晨,高原古城西宁下起了入春后的第一场小雨。7时49分,西宁上空响起防空警报,汽笛长鸣;路人驻足,垂首默哀。
来自西宁市玉树新村小区的藏族阿妈永吉措姆说,灾难在瞬间夺去同胞们的生命,但是割不断活着的人们的情感和思念,我们不会忘记这场灾难,要为未来的新玉树祈福。
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尽管经历了巨大的灾难和伤痛,但他们仍然坚强地生活着,并且将继续坚强地生活下去,凭着不屈的脊梁。
【玉树地震一周年】不屈的脊梁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一座温室蔬菜大棚内,杨俊田手捧他种的萝卜。
杨俊田,来自安徽阜阳的农民,现在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19顶温室蔬菜大棚的主人。2010年10月,杨俊田带着在格尔木打工的儿子儿媳来到玉树,青海省科技厅为他们免费提供了6顶温室蔬菜大棚,并长期赠送蔬菜种子进行技术指导。转眼间,老杨一家来玉树已近半年,温室大棚中的蔬菜收了3茬。“我就是一个农民,修楼盖房我干不了,我就种好菜,让大家吃上新鲜干净的蔬菜。”杨俊田说。(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新寨村的一处帐篷社区内,放学后的梅朵兰泽在家中准备写作业。
梅朵兰泽,一个美丽的藏族小女孩,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红旗小学读5年级。喜欢跳舞的她学习成绩优异,她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再过几年,我的家乡会比地震以前更美丽,我长大后要在玉树建最漂亮的房子,带着我的爸爸妈妈环游世界。”梅朵兰泽告诉记者,目前梅朵兰泽和她的家人居住在当地政府提供的棉帐篷内。(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第三完小藏语老师在为学生们上课。
才松毛,这个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母亲,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第三完小的藏语老师。2010年4月14日,才松毛的母亲和妹妹在地震中受伤,身在学校的才松毛和其他老师一同扒开废墟救学生,一整天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最终导致她流产。才松毛说:“当时顾不了那么多,废墟下面埋着的也是我的孩子,他们更需要我的帮助。”34岁的才松毛在流产2个星期后又投入到工作中去,学校里,有她的孩子。(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三完小四年级学生参加的少先队活动中,校长尼玛江才为索南江措系上红领巾。
尼玛江才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第三完小校长,又是2000多名学生的“家长”。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拥有2000多名学生的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80%房屋倒塌,尼玛江才带领数十名教师徒手挖掘废墟展开救援。现在最令尼玛江才揪心的是学校的100多名孤儿,他说:“能找到好心人帮助这些孩子顺利完成学业健康成长,是我最大的心愿。”(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扎西大同村党支部书记才哇(中)在向村民们讲解扎西大同村的重建新规划。
才哇,这个典型的康巴汉子总是一袭藏袍。一年前,“4·14”地震重灾区——玉树县结古镇扎西大同村三社有7人遇难,其中3人就是才哇的家人。顾不得料理家人的后事,才哇全身心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如今的才哇是玉树县结古镇扎西大同村党支部书记,在做好受灾群众房屋损失统计、救灾物资、补助发放和新居建设准备等繁琐工作的同时,一年来,才哇最欣慰的就是带领村民开展了生产自救。“地震后这一年来,我们放牛、卖牛奶、卖酸奶,社里的集体收入虽然比地震前少了许多,但是今年过年前我们还是给每一户村民送去了500斤口粮和50袋牛粪。”在加吉山的牧场上,才哇冒着玉树初春的风雪告诉记者。(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结古镇加吉娘社区,一名藏族妇女前去打水。
自2010年6月20日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以来,玉树灾区开工建设农牧民住房11655户、城镇居民住房13667户,禅古、甘达、仲达、巴塘等村镇的部分农牧民已迁入新居。青海省民政部门自2010年9月初开始向灾区调拨过冬棉帐篷及各类生活物资。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各类补助资金8.32亿元,人均3730元。(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
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第三完小新址施工点,张瑞飞在施工间隙喝水。
张瑞飞来自四川省自贡市的农民工,20岁。2010年7月,他来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成为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的一名建筑工人。刚来到玉树时,剧烈的高原反应让他夜不能寐。如今,早已适应高原环境的张瑞飞和其他老乡一起,在玉树县第三完小工地上干活。“每天,那些孩子就会隔着围墙看他们的新学校,看着那些孩子,我真想早一天把楼修好。”张瑞飞说,他的父母当初并不支持他来玉树,“这次回去,我爸爸还说夏天来玉树看我呢。”说这话时,张瑞飞满脸笑容。(新华社记者 张宏祥/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