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乡村!】朴素、“迷信”见智慧

“鸟儿也有性命,招惹它的人会遭殃的。”——说法朴素,似乎有点“迷信”,却让人心生尊重。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王博

近来,我们安徽长丰县杜集乡境内的白大塘声名远扬,这口普通的水塘面积不大,却有数百只天鹅在此聚集,颜色有白有灰,它们时而栖息,时而飞翔,十分优美。天鹅的到来吸引了大量游客。为保护天鹅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2-10-02

分享。

回复

2011-05-19

呵呵 稍稍因地制宜、因时利用一下下也不为过丫

回复

2011-04-11

有说有笑 歪打正着,信马由缰,睡一小觉! 哈金院 曾祥源

回复

2011-04-08

我觉得没有宗教信仰的教育,造就了这个有文化没有道德的社会。在很多农村里就算你不宣传环景教育,象燕子、蝙蝠这种益鸟是没有人敢伤害它们的,因为在我们几千年农业立国的社会已神化了。不象现在的人,一有利益,别人祖坟也去推了搞项目啦!!

回复

2011-04-07

只求心中的一份意念让自己心安理得 老百姓心中需要纯朴的安乐。

回复

2011-04-07

难道就非要给行为找到一种流行的价值取向么?热爱生物,热爱自然,本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很朴素的情怀,如今却还要想法设法给它找到一种合理的初衷,有人就是喜欢天鹅嘛!无所谓迷信,无所谓科学。

回复

2011-04-07

"鸟儿也有性命,招惹它的人会遭殃的",这不全是迷信,大自然被破坏了,人能不遭殃吗?“我们这里的人认为鸟是从天上飞来的神,伤害它不吉利,会给家人带来灾难。”神也自然也就是大自然。

回复

2011-04-06

“英雄不问出处”,只要结果是好的,具体的过程又何必苛求?

回复

2011-04-06

朴素,只能说明一个事实:被愚味。作者只看到了一面。假若有人利用迷信说自己是真命天子,不崇拜要遭大难。民众们朴素大方地接受了。还能让“人心生尊重么”

回复

2011-04-06

我觉得这些是最不迷信的人,那些心里毫无敬畏的人是很无知的。

回复

2011-04-05

在一些素质还不高的地方,跟大家谈什么保护大自然的意义或许作用不大,也没什么人会当做一回事,因为感觉离自己还是很遥远。但是,利用这种类似迷信的手法来进行宣传,也就是所谓的报应说,却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或许这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但是怎么想心里也是觉得别扭。在回到国家管理的问题上,确实是个很难的问题啊。

回复

2011-04-04

采取什么办法在其次,只要能达到保护大自然的目的,就是可取。

回复

2011-04-03

自然。

回复

2011-04-03

自然必须敬畏。

回复

2011-04-03

所谓"迷信",就是敬畏自然,我们多年的唯物教育己让我们彻底变成了自然的敌人,我们能战胜自然吗?还是多些敬畏吧!

回复

2011-04-02

凡是有利于生态保护的,我都支持! 我们都做了那么多破坏环境的事情,但“天鸟” 仍然信任我们,请珍惜这份信任。

回复

2011-04-02

在关爱还不能富余到可以顾及野生小动物的环境里,也只能靠朴素的迷信来限制掠食野生动物的欲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