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特生进校,可促大学三改革

专业运动员中的大学生激增。这是趋势,也是好事。对待体特生的政策刚好符合中国大学改革的出路,即宽进严出。

责任编辑:戴志勇

专业运动员中的大学生激增。这是趋势,也是好事。对待体特生的政策刚好符合中国大学改革的出路,即宽进严出。

靠着“宽进”接纳体特生没什么不好,帮了中国竞技体育大忙;靠着严出又保证了毕业生的质量和学校的声誉,功德圆满。

(向春/图)

进大学,对专业运动员是好事

中国竞技体育的改制不会一帆风顺。但即使如此,在某些层面,竞技体育之体制也在悄悄变化。变化之一,就是现役专业运动员在向大学转移。全运会各省市代表队中,很多运动员的日常身份是大学生,有些只是被津贴引诱而注册于某省,除了全运会与该省毫无关联。这也是全运会应该取消的原因之一,省籍早就大面积假冒了,但这不是本文的主题。我强调这一事实,意在说明专业运动员中的大学生激增。总体而言,这是趋势,也是好事。

好是对谁而言?运动员,因而也就是对中国竞技体育。专业队的环境对运动员太糟糕了。那是一个同质、单调、狭隘、畸形、反常的空间。一个人的精神、性格在那里得不到良性的激励,难以良好的发育。普教系统才是常态,才是青少年发育的场所。增加知识对运动员来说其实只是第二、第三位的事情,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未必能学进多少专业。至关重要的在于,这里包围着他们的不是和他们同质的运动员,而是寻常少年,乃至比较优秀的青少年。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他们会不知不觉地学到很多东西,通晓很多常识,在精神上能获取“杂食”,这在专业队的小圈子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