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迹斑斑中药材

在蔬菜、水产品、加工食品问题频现的今天,中药材也不再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历史欠债,也有新时期急功近利导致的种植失范。

责任编辑:朱红军 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品种退化、农残超标、管理混乱、以次充好,岷县当归是中国药典收录4615种中药材的缩影。

图中的熏硫棚在岷县乡间随处可见。 (南方周末记者 吕明合/图)

种植失范

在蔬菜、水产品、加工食品问题频现的今天,中药材也不再独善其身。这其中既有历史欠债,也有新时期急功近利导致的种植失范。

屡屡被查出重金属含量和农残超标的长白山人参,便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教训之一。

二三十年前为消灭长白山上的松毛虫,政府曾组织飞机在林区大范围撒下六六六等剧毒农药。由于难以降解,迄今仍不时在长白山区的人参中被检出。黑龙江省为此一度开辟新产区,栽培无公害、低残留的人参。而吉林、辽宁的人参污染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

种植环节的两大问题已成为困扰中药材发展的全国性问题:一方面由于中药品种混杂,药农在引种时不认识,造成药材品种和质量因混杂而逐渐退化;另一方面,品种的重茬的连续耕作方式,则令病虫害交叉感染、土地退化。

由于农业技术集中于几种主要作物的研究以及药材的多样性,使得每一品种的研究人员都显得稀缺,更难获得有效成果。与基础农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3-09-16

越看越恐怖

回复

2012-11-15

正本清源。

回复

2012-04-16

勿让中华民族的“根”流失、变味、,为什么针灸在某年某月某日成为某国的专利?不要再某年某月某日中药再次又被某国抢登专利。留住“根”刻不容缓。

回复

2011-04-15

我现在都无所谓了...能得个善终就成

回复

2011-04-14

中药是国宝;国宝都这样,真令人情何以堪。

回复

2011-04-14

那现在还能看中医吗???

回复

2011-03-21

狗屎也是中药啊~!

ibelieveu
回复

ibelieveu

2011-03-21

中药材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了,而是已经快病入膏肓了,生产者有问题,经营者有更大的问题。引导不对,问题就会层出不穷。曾几何时,我们的中药,自豪感油然而生。现在,没有办法提,泱泱大国的出口量还不及隔壁的岛国和高丽棒子。想解决这个问题,正确的舆论引导,严格的市场规范,还有最重要的参与者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回复

2011-03-21

确实无药可救,呵呵,药材都如此,还可以拿什么来救呢?

回复

2011-03-21

这就是市场经济吗?曝光了也好,让大家深恶痛绝,让造假者付出代价,壮士断腕,刮骨疗毒,才能换回诚信的市场!

回复

2011-03-20

看到我国中药市场如此的现状真是让人心寒吶!曾几何时,中药是我国一直引以为豪的资本,如今看来,优势何在。老百姓们因为担心西药的治标不治本,转而选择中药,而此时看来,莫过于走出了狼窝又进了虎穴!还望我国的中药市场尽早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制度,莫把老百姓的信任当放纵,当无知!中医之未来不能毁于我辈之手啊!

回复

2011-03-20

为什么会监管失灵?因为监管部门监管失灵比监管到位更有利!一个地方产业方针,是党委定的,为了高GDP,必须增产,只有乱来才能快增产。主政者不可能不察,只是睁眼闭眼罢了。监管部门是谁的人,敢胡乱放肆?

回复

2011-03-20

药物一直被大家所担心的多是价格太高这一问题,如果中药材的质量问题已经严重到这样的程度,那么普通百姓投入自己的积蓄购买这些药材,只能换得一个身体的再度伤害吗?

回复

2011-03-19

无话可说!!刚开始震惊!!现在麻木了,无药可救了

回复

2011-03-19

在这样管理下去,中药就要消失了,我们国家是怎么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