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乱了,心却不乱 在大震灾里读日本

对于灾难,日本人的灵魂中有着坦然接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灾难愈深重,这种意识愈凸显。实际中的体现就是忍让、节制、自我管理与相互协助。

责任编辑:曹筠武 郭力 杨继斌 实习生 王媛媛 范承刚 刘星

对于灾难,日本人的灵魂中有着坦然接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灾难愈深重,这种意识愈凸显。实际中的体现就是忍让、节制、自我管理与相互协助。

日本人具有这样的共识:个人对他所从属的社会负有重大责任,事态越严峻,就越应该管好自己。

在公共危机到来时,日本人更多地选择信任政府。国民与政府的良好互动与沟通正是这种信任的来源。

半个日本在下雪。大雪从3月15日夜里落下来,死亡的气息也被它彻底掩埋。“死亡就在我们脚边。”川端康成,这个迷恋死亡叙述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曾如此概括生与死的关系。

3月11日,大地震突袭日本东北沿海,海啸接踵而至,死亡来了。

3月15日,岩手县大船渡——这里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整座城市在这个雪夜屏住了呼吸。大雪在市役所外飘着,无家可归的人们暂栖在这里。挤满近千人的市役所一片安静,人们偶尔的低声交谈都不会盖过屋外雪落的声音。

晚上,强烈的余震接二连三地袭击着这座城市。人们无声地承受着这一切,整个城市只有房屋在不断来临的地震波中挣扎的声音。

每次地震前10秒,政府都会给国民的手机发来预警短信。可人们已经习惯了,已经不太理会地震的烈度,只是低声念着一个个单调的数字。“刚才有7级,比昨天稍高。”

每一个人在提到余震的时候都显得轻描淡写。他们甚至会告诉你,如果摇晃的感觉还能承受,那就在7级以下;如果觉得房子要倒了,那就是7级以上。

在空前的灾难之后,日本人展现出的却是令人惊奇的平静与秩序。这是一个以怎样的规则组织起来的人群,这是一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质的民族?

“日本人习惯于忍受自然灾害,并能泰然处之。”在《日本人》一书中,美国历史学家埃德温·赖肖尔试图分析日本人在自然灾难前的心态,“灾害助长了宿命论观点……日本人有一种承认自然界可怕威力的宿命论思想。与此同时,也锻炼出了在这种灾难以后重新开始奋发图强的巨大能力。”

很少见到哭泣者

在避难所,唯一一个哭泣的女人用毛毯紧紧地盖住脸,她不希望打扰别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在福岛,一位从核电站周边被转移出来的人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废墟中的日本人多如这位老人,只是搜寻,清理,脸上少有表情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

这句话是采访中的日本人说得最多的。

每个日本人在灾难面前看上去无可奈何,在他们看来,“地震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海啸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停水、停电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核泄漏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而在过去的6天里,大船渡的4万人正是在这种“无可奈何”的说辞下,以一种让人惊讶的克制和冷静,生活在这个劫后余生的城市。

现在看来,恰是日本人口中的这些“没有办法”,造就了他们最初的镇静。陌生人互相问候,交换过往经历的地震故事。东京地铁车站广播员尽可能传递他们所得到的信息。但多数时候,广播里只是重复这句话:“东京地铁为延误了您的列车服务而致歉。这是因为一场很大的地震。”

地铁都停了,每一条大街两旁的人行道上,都是黑压压的人流在缓缓移动,不见头尾的巨大队伍,好像是全体国民开始一场悲壮的远征,静默的表情和步履,如《出埃及记》里的一幕。

街头的电视前,许多回家的人停下了脚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0)


回复

2011-04-14

不知道啥时候才能看到这样的中国!

回复

2011-03-29

坚忍、淡定、坚守秩序,洋溢着气质的民族不能不说是伟大的民族

回复

2011-03-25

可敬可佩的民族!想想中国的抢盐,真觉得羞耻。

小N
回复

小N

2011-03-24

我看这篇报道好多遍了,每次看到都想哭,很感动,联想到国内媒体每次混乱血腥的曝光给震区中震区外的人的恐慌我一次次心虚,日本媒体给公众展示的正像第一个捂着毛巾哭泣的女子一样“已经很乱不能再添乱了”,中国必须从日本地震中反思自身。进一步发展!

回复

2011-03-21

何时中国人能做到这样,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回复

2011-03-21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强大的民族!

回复

2011-03-21

可怕的民族。。。

回复

2011-03-21

面对日本的冷静与秩序,国人更应提升的是我们面对灾难的耐受力。不应过多关注“抢盐潮”问题,因为我们的政府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动作。中国会在这样一次一次的风波中,强化我们的耐受力的。

lijiabin102
回复

lijiabin102

2011-03-21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在这篇文章里所展示出来的素质实在是强我们太多

回复

2011-03-21

民族精神确实让人敬佩,反观我国部分国民,疯狂抢盐,就有些不理智了。如果我们也具有这种冷静、隐忍的精神,我们的民族将会多么强大。

回复

2011-03-21

敬佩

回复

2011-03-20

日本人真的令人难以捉摸,他们的这种淡定的性格值得发扬,虽然对与对手而言是很可怕的!面对灾难他们不需要别人的安慰,因为他们把一切看的是理所应当。而这几天发生在中国的“抢盐”风暴更是和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呵,日本地震,搞得中国比日本还紧张,真的值得反思!!!

回复

2011-03-20

也许是一种习惯了。

回复

2011-03-20

不需要多说什么,只知道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么奋起,要么 就是被一步步 吞噬, 自古以来,人民总是不愿相信国家的,或者说 国家不能让老百姓信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小N
回复

小N

2011-03-20

秩序,坚忍的民族。从日本地震中反观国内,国内每次次的地震后混乱让人心惊恐慌。对比日本震后平静稳定让我们重新思索民族性问题。国人汗颜!

回复

2011-03-20

我们只知道说别人,说身边的人如何如何,偏偏忘了自己,忘了自己对社会还有责任,

回复

2011-03-20

首先表明我是恨日本人的。九一八的国耻,南京大屠杀的血债,时刻提醒我日本是不值得同情的。日本人该为自己犯下的罪忏悔,赎罪。他们的掠夺,血腥和残忍是不可原谅的。但是同时我也很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不能因他们的错连他们正确的有益的部分也一并否定。正是因为恨,所以更要看清他们,看懂他们,更要承认他们好的地方,这样才能找出出自己的差,自己的错。 经过这场对日本来说几乎是翻天灭地的灾难,我们真正看到的是一个民族平静,他们用平静对抗灾难,永用平静表达不屈,用平静演绎坚强。正是这份从容的平静让人震撼,让人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强大,他们的成功。试问有多少人在经历那样的灾难后,在失去美好生活,至亲的朋友家人后还能如此有序的平静。 有时候真正遇到灾难时才能真正看清一个民族,我们不应用恨来蒙蔽自己的眼睛,无视对方的好,不识自身的错。不久前的抢购食盐事件,像一个笑话,更像一面镜子。相对于日本的镇静,我们面对恐慌不安所表现出来的慌乱确实让人贻笑大方。中国一个拥有一亿五千年历史的大国怎么会,又怎么能在这种流言中慌了阵脚,乱了方寸。不想承认但又不得不承认我们输给了日本,不是输军事力量上,亦不是输在聪明才智上。却恰恰输在了这种精神上。我们会恨日本人,但我们可曾认真想过,为何一个小小的日本会欺负到偌大的中国头上?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中屹立不倒,越挫越勇?恨不是我们无视错误,推开责任的借口。我们是否应该检讨自身!是否应该回头看看自己的残而不是一味强调别人的缺! 承认错,并不意味着丢脸,承认输,并不意味着认输。而是全身心的看到了并且明白了自己的缺失,不再给自己逃避和推脱借口。承认方有改正,改正方有进步,进步方有胜利的可能。

回复

2011-03-20

南周记者不只是记者,还是思想者,你们将影响一大批中国人成为能够独立思考的公民。

回复

2011-03-20

不得不承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无论是人均GDP,还是国家与人民的综合素质。这或许也印证了那句话,有多大的能力和素质就能承载多大的财富。

回复

2011-03-20

世界都在抢购,美国人抢购不抢购?他们也抢购,抢购碘片。算什么素质? 日本地震,其民间非政府援助组织少的可怜,跟中国怎么比? 日本地震,难民逃跑,食品抢购囤积一空,这是什么素质? 你们这帮逆向种族主义者!我呸!贱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