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眼中的中国下一步——“两会”上地方官员心理速描
虽然中央政府调低了GDP增速预期,但地方上依然在摩拳擦掌,用一位省委书记的话说,“一般各地都会超额完成。”
责任编辑:马昌博 李梁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有关“稳定”和由此相连的“社会管理”两大话题,是今年两会地方官员们的焦点。至于原因,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辛说:“盛世的中国并不太平。”
虽然中央政府调低了GDP增速预期,但地方上依然在摩拳擦掌,用一位省委书记的话说,“一般各地都会超额完成。”
在两会上,“信仰缺失”这四个字以及它的同义表述正在反复出现。不过,每个官员心中,它的潜台词都不尽相同。
作为“两会”新兴热词的“改革顶层设计”,还未在地方官员心中达成统一理解。一位上海官员说,“顶层设计中,要防左,也要防右。”
2011年3月14日上午,本次全国人代会闭幕会。本身是官员的全国人大代表们的想法,将影响这个国家的未来。 (CFP/图)
今年的“两会”,是在“幸福感”中开始的。幸福感,就像是和谐社会的通俗说法,在各个会场上的官员口中频繁出现,比如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而与幸福感背后相连的,则是地方官员对“盛世不太平”的忧虑。
另一个与之类似的热词是“民生”。它以比往常更强势的姿态代替了GDP,涌现在各级官员代表的发言中。但是,对于如何发展民生,各个官员的思维并不相同,但有意思的是,他们的指向却大都归于了经济发展这个前提。
更多的人还关注了“道德”,这源于上个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过的房地产商应流着道德的血液。本次全国人代会的发言人李肇星也说:富人必须依法致富。地方官员们则发挥到更多的范围,比如“信仰的缺失”又该如何解决?
舆论关心中国的未来模式。作为党媒代表的人民日报的记者直接问重庆市长黄奇帆,怎么理解重庆模式?黄回答说,重庆是按照中央要求去探索西部发展,还未有确认“重庆有什么模式”。那么,关于改革和体制,官员们究竟是何种态度?
抛开纷扰的媒体热词,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各级身为官员的人大代表,这些中国的政治精英们,在想什么?他们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等问题,有何判断?
社会:“盛世的中国并不太平”
有关“稳定”和由此相连的“社会管理”两大话题,是今年两会地方官员们的焦点。至于原因,用四川省文化厅厅长郑晓辛在审议时的话说:“盛世的中国并不太平。”
不同的是,因为发展阶段各异,如今新的问题最先出现在发达地区,一位中央领导人用“春江水暖鸭先知”来形容这一现象。
“浙江、广东都是早遇到,而后其他地方才逐步显现出来。”上述中央领导人在看望浙江团时说,因为发展超前,相比之下,这里面临的发展带来的社会矛盾更早、更多。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相关专家说,群体性的维权活动,在发达地区更为突出。同过去的维稳不同,中央政府正在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为新的治理手段。
《政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