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乞儿童与女博士

当事者不知道或者有意忽略的是,他们的行为构成了对另外一些人的歧视和贬损,这使得他们的道德变成了不道德,言行构成了侵权

责任编辑:蔡军剑 实习生 王倩茹

当事者不知道或者有意忽略的是,他们的行为构成了对另外一些人的歧视和贬损,这使得他们的道德变成了不道德,言行构成了侵权

在于建嵘先生发起“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之前,我对人贩子拐卖儿童致残行乞的传言深信不疑。这是因为此种行为灭绝人性,凄惨无比,令人难以释怀。但是,一旦较起真来,你就会发现传言只是传言,没有任何证据。以此作为依据来动员民众,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同样地,在看到“70%女博士遭‘潜规则’”的新闻之前,我也对很多女博士被导师胁迫性交易的传言深信不疑。它符合当权者滥用权力的逻辑,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世风日下的想象。但是,当它成为新闻或者评论的时候,传播者就应该具备基本的媒体素养,对它进行追查证实。

这则消息说,一位“前北大副校长”规劝自己的朋友说:“如果不想自己的女儿被……老头玩弄,就不要让她在国内读博士”,因为“目前中国的博导&h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2-11-18

所谓“三人成虎”啊

晓青
回复

晓青

2012-03-22

精辟,,尤其是最后的问题,可以说是共有的

回复

2012-03-21

社会进步是需要过程的! 而这个过程是好是坏,没有人能左右

回复

2011-08-29

也许那些违背道德的人和事是存在的,但是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不应该夸大这些人和事的范围比例。是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是主流的倾向肯定是正常合理的。

回复

2011-03-17

在看完这篇文章时,在记忆深处寻找关于谣言的事件,毫无痕迹。但,我依旧怀疑这样的粗鄙的行迹存在,尽管我举不出任何例子。难道是人性的劣质和八卦吗?哈哈哈哈哈

回复

2011-03-16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人们都喜欢听那些故事!

回复

2011-03-15

的确是有意思的评论,最精彩的莫过于最后的“自我检查”。与其说搞不清“这是怎么回事呢?”,还不如说出这种“三人成虎”的传言已经深入人心,变成思想本身的一部分了。再说“道德”的行为,本来就不可能有太多的深思熟虑,那样就显得太过理性和冷静了些,不过作为到处宣传这些“道德”行为的媒体,是不是应该负起这个“三思后行”的责任呢?

回复

2011-03-14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niuyongkang
回复

niuyongkang

2011-03-14

有意思的评论。 虽说是跟我的观点大致雷同,但对于作者某些论点鄙人不敢苟同。 “当人们义愤填膺地转贴行乞儿童照片时,不仅没有任何风险,而且还能高调展示自己的道德。” 我相信“道德”的概念不是一言两语能够道明的,自己“道德”与否恐怕连自己都不晓得,怎么会生出“展示”二字呢?既然“世风日下”,“道德”标准也就随之“日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