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评论】规范博弈,国企才能更给力

要驯服国企这种超经济的博弈能力,看来只能是一场漫长的超经济博弈

责任编辑:陈敏 史哲 蔡军剑

若不是“一位曾经参与国资法制定的专家组成员”向媒体报料,极少有人知道,垄断性央企红利上缴比例曾在“政策预案”中定于30%。民众看到的,只是折半后的那个15%。为什么是15%而非30%?该专家在2011年3月7日的报道中说:“因为部分央企及相关部委的博弈力量太强大。”

到目前为止,本应为 “全民股东”分享的红利,分别用于央企重组、央企自主创新与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支出、央企灾后重建、应对金融危机以及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换言之,是在国企体内循环,与公共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回复

2011-03-28

政策庇护,不正当竞争,他即是局中人,也是决策受益人,国企就好比是温室里的花朵,要改变博弈规则,在公平的规则下竞争,难啊~!

回复

2011-03-23

国家有《垄断法》,但在国企和民企问题上,实行双重标准,既然这样又何必制定哪部法律,糊弄老百姓呢!

回复

2011-03-21

别上当,中国要稳定,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形式的私有化!大家看看这次抢盐危机就知道!

回复

2011-03-20

自己还是有些不解,望深论。

回复

2011-03-18

国家垄断,你真行

回复

2011-03-17

国琦应该去行政化!

回复

2011-03-17

国企里面那些付出的少获得多的人都是智障大师

回复

2011-03-16

国企的最大竞争力是政府资源。

回复

2011-03-16

博弈的强势,只能用更强一极的利益体来加以权衡,并切到痛处,期待民企、民众能在社会中发挥更强大的作用,此中需要法律统筹兼顾的对民众监督作用的适度强化,也需民众自身监督能力的加强,更需要改变国有资产的内循环的利益运作为更加开放、备受监督的体制运作。

回复

2011-03-15

央企只是政府用来圈钱的工具,央企最大利润依然被政府拿走,不知道这么多人攻击央企有什么意义。央企所有政策都是政府给的,自己是无法做任何改变的,能做改变决策的却享受着高利润,而臭名声让央企去顶。

回复

2011-03-13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回复

2011-03-13

蒋介石在大陆搞土改为什么不成功?因为那些官员亲属朋友掌握着土地和资本。 看来风水轮流转了。大家懂的

回复

2011-03-13

除了垄断国企,其他国企的在职人员也在水深火热中,因为有半数以上人不用工作,负担重啊,你知道原因的

回复

2011-03-12

曾在国企实习过一段时间,亲历了国企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以及与之相反的清闲的工作,付出与回报严重的失衡!但这些都是我们无能为力的~

回复

2011-03-12

国企要好自为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质量和效益,造福于人民,避免与民企争利。

回复

2011-03-11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恐怕要砸碎这三尺冻冰,真得下下功夫了。尤其是还得争得在这冰上行走的“北极熊”的同意。但是这谈何容易!冰都被你砸碎了,那我岂不是没了立锥之地?还怎么捞鱼吃?所以呀,任重必然道远!

回复

2011-03-11

代表们代表的是既得利益团体,他们不能了解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以前的为人民服务,救死扶伤全没了,就拿医院来讲,没钱,这面拔针,这面咽气,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改变现状还要看国家想怎么走,就目前来看改变很难,还是自求多福吧,阿弥陀佛。

回复

2011-03-11

代表都是怎么选出来的?高清这个就明白他们代表什么人了

回复

2011-03-11

不是路很长,是改革的决心不坚定,怕伤及有钱人的利益

回复

2011-03-11

你国企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怎么跟你玩?损失的是谁?永远金字塔最底层的劳苦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