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是个技术活儿——两会议事规则的探索

有学者建议:两会可以增加辩论环节,以完善议事程序,达到更好的参政议政效果。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提议——周恩来就曾设想,人大“将来在大会上也可以辩论”。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多达几千名与会者,要在短短十来天的会期内,审议和讨论一个13亿人口的庞大而复杂国家的大政方针——“两会”到底该怎么开,着实富有挑战性。

有学者建议:两会可以增加辩论环节,以完善议事程序,达到更好的参政议政效果。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提议——周恩来就曾设想,人大“将来在大会上也可以辩论”。

2011年3月4日,倪萍出现在会场,一位记者追逐过程中摔倒。全国政协当天开始分组讨论。 (新京报浦峰/CFP/图)

百年前,孙中山曾提出,民主政治要从学会开会开始,他专门编写了一本以会议议事规则为主要内容的《民权初步》,称“苟人人熟习此书,则人心自结,民力自固”。

新中国成立后,两会成为中国式民主制度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议事规则受到高层的极高重视,从无到有,从粗陋到精细,抽打民主这只陀螺的技巧愈发娴熟。

但显然,要让陀螺转得更稳、更快,两会还需要更多的技术细节来支撑。“就内容而言,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但民主的形式,比如多数原则、讲究程序、制约权力等却具有共性。”全国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原主任程湘清说。

议些什么?

时间紧,任务重。两会究竟该议些什么事?

二十多年来,两会会期从近20天缩短至目前的10天左右。这节约了成本,但也给议程的安排出了更大的难题。

需要指出的是,同样是“议”,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人大是“审议”,而发挥政治协商功能的政协就只是“商议”。

有一些报告是必须审议和商议的,它们被称为法定议案,包括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


回复

2012-12-08

看来人大的讨论也很幼儿园,还好,咱们的大事不是靠代表们讨论决定的 。

回复

2011-03-13

形式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文艺腔唱的把几句话能说完的问题,年到一个小时或更多!

回复

2011-03-12

每一级的人大代表,大多是下一级行政官员,每一级的行政官员都是上一级官员任命的,人大代表行政工作是职业,人大代表是业余工作。唉!代表自己的人是业余的。

回复

2011-03-11

被指望人大能给你我带来具有实质性的利益。

回复

2011-03-11

没有辩论的议会实乃政治奇观,当然人大也不承认自己是议会性质的机构,只是这并不说明没有争论与冲突,它们都通过不公开的途径解决了,闹大了就是XX运动

回复

2011-03-11

两会 国之大事 有待改进 提高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