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三十年,那些失踪的人们

受惠于30年改革的中国人,一定程度上,同样受惠于1962年这6万人因饥荒而生的勇气。在建国近50年的历史里,这6万人是失踪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8)


回复

2013-02-10

我是59年在上高小的时候体会到的饥和恐惧,不论是逃亡还是迁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由,可是也有一个共同愿望就是找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从建国人们都有美好的想往,自从我国的各种运动兴起和一天更甚一天饥饿,人有一个共的思想不想被饿死,才使人们冒死求生才有了六万人逃往香港的事情。可是今天的有钱人和有能力的官员们也喜欢移民不知为甚,要叫我愚想他们也有一共同的想法寻求民主和自由人权还有安全。因为在我这个社会我们没有安全感,有黑社会来拆房我们没能力敌抗,找法院还不立案,有犯罪分子来抢劫我们没有防身工具,打110就像电影里境头得到事情完了才能来。

回复

2013-02-10

那些逃港的几万人并不是怀揣什么梦想而是为了不被饿死。看看杨纪绳写的《墓碑》就清楚中国上个世纪60年代所饿死的人远比电影《1942》所描述的更悲惨。因为这种惨绝人寰的事件是在和平时期发生的。主要原因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回复

2008-02-22

还有那早点的苏联的大移民.都是因为中国穷,现在呢,中国还是很穷,不然一个中国大龄的妇女不会为了生计而死在法国, 在法国死亡的中国偷渡的东北移民的时间本应该受到国家的关注,可并没有.她为什么走?为什么在自己的土地上要混不下去了.政府不该考虑一下吗? 其实现在中国最苦的还是农民,他们虽然没有了农业税,可由于农化和电力类的垄断,他们依然要支付很大比例的间接税.农产品价格不上涨.其他工业品却都跟着飞涨,尤其是农业急需的燃油,电力和化肥等等.还有由于下面的低补偿征地造就了大量的新无产阶级.他们有一个在城市里处处受到限制的农业户口没有自己土地的特殊群体.他们很苦,而更多这样人群的造就行动还在新的情况下被以新的形式被大量生产着,农民真的很苦, 解决农民的问题,解决土地产权问题和农民话语权问题和法律机制与行政机制在党领导下的分割极为重要.没有这些,基层的民主就只能是口惠而实不至,一系列的改革在被一层层的行政力量被以不同的方法变换掉,农民本身的权利也就根本无法得到跟本的保护.那么农民就只能被商业,和垄断行业隐形的剥削. 产权改革,司法的改革要进行下去,不然中国的农民要继续受苦,

回复

2008-02-04

2007年度人物:漳州人,因为穷,所以你的命不厦门人不值钱

回复

2008-02-04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历史!只要需要,只要符合利益,无论他是什么东西,我们都可以把他们打扮成小姑娘.

回复

2008-02-03

南周的文字,老有一种史诗般的华丽感觉。很喜欢。也许那6万人,包括未成功出逃的4万人,在今天某些愤青眼里,都是不爱国的,简直就是叛国。只有留在国内,参与浩大的窝里斗争,直至全饿死,也许才算得上爱国吧。

回复

2008-02-03

这些专家也说不清楚“30年中最成功的改革有哪3项?”。 1、高物价 2、高房价 3、高度麻木的人民群众(见义勇为)

回复

2008-02-02

真实的历史在哪里? 历史不是小姑娘,任由打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