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通胀和保增长的纠结

后危机时代进入 “残局”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国家之间的博弈日趋全面和激烈。对美国而言,快该“收网”了,而中国则必须承受流动性持续收缩的痛苦。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后危机时代进入 “残局”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国家之间的博弈日趋全面和激烈。对美国而言,快该“收网”了,而中国则必须承受流动性持续收缩的痛苦。

金融危机爆发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发达经济体执行宽松货币政策,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

一是私人部门的债务转为主权债务,各国政府负债率大幅度提高,引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南欧各国消减政府开支,提高税收,抗议、罢工浪潮此起彼伏。

二是流动性极为宽松,货币的洪水在新兴市场国家泛滥,通胀压力增加,粮食蔬菜价格飞涨,影响到普通百姓的生活。部分穷困、粮食不能自给且贫富分化的中东国家政局动荡,社会不稳定因素集中爆发,威胁到全球石油供应,进一步加大了通胀压力。

2011年开局的前两个月,国际局势诡谲多变,影响全球经济复苏和我国经济稳定运行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加,对全年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构成挑战。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不再仅仅局限在经济金融领域,也在政治版图、社会稳定等方面持续凸显,后危机时代进入“残局”阶段,而这一阶段的显著特点是国家之间的博弈日趋全面和激烈。对美国而言,快该“收网”了。

美国占得先机

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过程中,美国占得先机。

2011年是美国经济复苏的第三个年头,由政策推动阶段转向内生性增长阶段。财政刺激和定量宽松政策启动了经济复苏的初始阶段,当前,周期性力量开始发挥主导作用。2010年四季度银行消费信贷余额2年来首现正增长,流动性开始进入实体经济;2011年1月份失业率大幅下降至9.0%,房地产市场企稳反弹,房屋价格和新屋开工同样处于底部回升态势。

整体通胀水平和核心通胀率双双触底回升,但都处于历史均值之下,中长期通胀预期较为稳定。美联储年内加息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定量宽松政策或提前退出。

美国货币政策主要在通货膨胀和充分就业之间相机抉择,当前面临两个风险:一是紧缩过早,在失业率仍较高的环境下损害复苏中的实体经济;二是紧缩过迟,过剩流动性可能会导致通胀失控。在当前经济快速增长和信贷市场逐渐恢复的背景下,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