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灰霾天年夺命三十万专家吁严防雾都劫难重演

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气中。

“如果许多城市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10年,这些城市的空气将很难保证人类的正常呼吸”
■目前实行的空气监测标准还是1996年制定的,严重落后于形势。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没有列入监测指标,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
■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气中

 

从维多利亚广场上俯瞰广州,灰霾把城市笼罩得如同一个充满雾霭的森林。 吴峻松/摄

 

 

 

 



    3月下旬开始的几场春雨,让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暂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中央气象台在网上的天气资讯提示:广州空气质量状况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可在室外正常活动。
    和中国的许多城市一样,在3月的多数日子里,广州依然与明媚的春光无缘。灰蒙蒙的天空带给人们灰蒙蒙的心情,对此大家似乎已习以为常。近年来,“灰霾”这个词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仅2007年12月,广州的灰霾天就达到22天。
    对很多市民来说,灰霾天气带来的是憋气、咳嗽、头晕、乏力、恶心和坏脾气。去医院的患者一下子多起来。

世界工厂的代价
    3月10日至11日,广东省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气象部门发布了灰霾预警信号。
    行驶在广深高速上的吴杰一边驾车一边抱怨,“汽车在大白天行驶也要打开车灯,人就像一个白内障患者在阴天里行走。”车窗外,是距广州20公里的东莞麻涌。这一带烟囱林立,蔚为壮观。
    当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涌入城市时,他们却没有料到城里人在污浊的空气中低质量地生存着。在空气更加恶劣的车间里,他们更是以健康的透支为代价换取微薄的收入。
    记者走进东莞的一家工艺品厂,车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海天cr
回复

海天cr

2013-03-15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回复

2013-02-22

关键是没权力给人民群众

回复

2013-01-25

回看08年的这篇文章,5年过去了,各地区的灰霾似乎有增无减,尤其是京津地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颗粒物的毒性也在加剧,主要还是工业源、机动车尾气、不利于扩散的逆温、大气污染的区域复合加剧。

回复

2013-01-23

又是灰霾的天气,这是怎么啦

回复

2012-07-19

如何解决当前的空气质量问题

回复

2010-09-08

除了政府颁布相应的法律条文,企业采取绿色生产方式之外,我们每一个人是否也可以考虑放弃一些奢侈,为环保出一些力呢? 近距离出门步行或骑单车,远距离坐公车或地铁,即使开车,等人时,也请将车息了火,减少环境污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真不敢想象,几十年之后,我们将把一个怎么样的环境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难道我们真得想当历史的罪人吗?

回复

2008-04-15

前一段时间在报上看完了这篇报道后我立刻停止了每天早晨的晨练,我可不想挥刀自戕!

回复

2008-04-09

中国环境的问题说得再怎么严重都不过分。 遗憾的是报道的结尾相当苍白无力,感觉是在照本宣科或者循例应付;当然,在现在这种言论环境下,记者也没有太多别的选择。。。。

回复

2008-04-07

现在感觉到,水越来越浑浊,沙尘暴越来越频繁。这是怎么了?

回复

2008-04-07

好可怕啊!!

回复

2008-04-05

相信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能力,能够治理好环境.感谢南方周末,继续你们的关注,引起中央的注意!

回复

2008-04-05

也许真的只能等到环境公害事件发生的那一天了, 我是个环境的悲观主义者!

回复

2008-04-03

乡下稍微好一点。争取早日退休返乡。

回复

2008-04-03

全国没有一个干净的地方了,西藏的可吸入颗粒物也在30-50微克/立方米。 中国的污染物向全球扩散,影响最大的是周边国家,甚至连美国的落矶山脉附近也测量到来自中国的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