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房产政策排排队

限购令、房产税、高首付、加息和升值,这些房产政策有怎样的优劣?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限购令、房产税、高首付、加息和升值,这些房产政策有怎样的优劣?

一个朋友,路人甲,本来计划好今年6月底去加州圣地亚哥参加美国西部经济学年会,顺道到加勒比海沿岸走走,体验一下久违的阳光、沙滩。昨天突然接到路人乙的电话,说可以帮忙订一套福建漳州市政府旁边的房子。路人乙说几个朋友一起订了4套房子,每套总价在50万左右,因为都不是漳州人,不能贷款,只能全款买。

听到她在电话里头兴奋的样子,路人甲知道这又是一个很好的投资机会。这些朋友都是北漂的福建人,有生意人、公务员、教师等,并不属于富人阶层,但都在2000年后北京的房产盛宴中分了一杯羹——投资过两三套房子,各自走入了小康的生活。于是路人甲开始纠结:应该去漳州买房呢,还是继续他的加勒比计划?他的财力显然无法同时支撑两个项目。

据说,漳州的市民已经开始怨声载道了,说外地投资者炒高了当地的房价,但是这虚火上升的房市,真不是这些辛辛苦苦存点钱,怕被通胀吃了,又没有其他投资渠道的小投资客的错。那到底是谁的错?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给去年以来令人眼花缭乱的“新国十条&r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1-03-20

治标不治本,要不体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就会总盯着土地,房屋本来就是民生问题,非要上升到支柱产业上来,不出问题才怪,1998年23号文件的目标被03年彻底破坏掉以后,房地产这头猛兽出笼后注定很难被抓回去了,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还不如1998房改之前呢,地方政府没决心,干脆回福利分房吧!

回复

2011-03-08

朝令夕改,苛捐杂税,实事求是地说,目前的税赋当得起中华上下五千年除了奴隶主时代外最重的时期了吧,前无古人啊,不过估计不会后无来者,等着国家继续打破记录,争取世界第一呢,嘛都争第一,死要面子。

笑笑生
回复

笑笑生

2011-03-03

坐在书房里的书呆子,你有了解过豪宅市场和普通住宅市场吗,有没有去了解这些投资者的心理?

回复

2011-03-02

所谓的专家,就像皇宫里的太监,心里都明白就是什么都干不了.

回复

2011-03-02

一个说了不算的人说得再好也没个P用.

回复

2011-03-01

买房要快乐啊,否则好好考虑,别苦着自己

回复

2011-03-01

上周为什么没有收到《南方周末》,该不是这篇文章又让漳州全市的南周隐身了吧?哈哈,多经历几次就懂得上电子版看个究竟

回复

2011-02-27

也是一种声音,也有一定道理。希望各种学者,哪怕是百姓,都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起讨论嘛!

回复

2011-02-27

首付高了,穷人难买房了,还不是苦了那些真正需要的人

回复

2011-02-27

所以,应该给房地产市场跟银行体系建一个防火墙,而这个防火墙就是高首付:首套房子的首付可以是50%,二套的首付可以是60%,三套以上可以是 100%。当首付达到100%,房产市场基本就不关银行的事了。 二套的首付可以是80%

回复

2011-02-27

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同理,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政府出的那么多房产政策其实不如克制一下多印钞票的冲动;至于房产市场嘛,让市场内的参与者去博弈吧。

回复

2011-02-26

没有疯狂的通货膨胀,中国地产一分钟都坚持不了,几乎所有的不良资产都被印钞机出来的纸张淹没了。

回复

2011-02-25

贫富差距扩大化的必然结果就是必需品被富人囤积居奇。此时最佳的配置方式就是限购。不然地主花大价钱买光了粮食,失地农民不就饿死了。要不就是赊账高价购米以求自保,要不就是政府限购。这个和现在的房产市场有何区别?作者看来不是学经济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