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dy】林文月:文字背后的名门闺秀

她身兼学者、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源氏物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翻译得最好的一本。但在台湾,更多的人都给她冠上一个“名门闺秀”的标签。她是史学家连横的外孙女、连战的表姐。

她身兼学者、作者、翻译者三种身份,她的《源氏物语》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翻译得最好的一本。但在台湾,更多的人都给她冠上一个“名门闺秀”的标签。她是史学家连横的外孙女、连战的表姐。

在美国,林文月一个人住。

她的儿子住在这个国家的另一个城市里,每隔个把月,母子俩就会见一次面,聊聊生活的琐碎。女儿虽然住在台湾,也经常飞过来看她,陪妈妈住个一段时间。

在邻居的眼里,她是个美丽温柔、善良的台湾女人。说话的语气很柔和,却中气十足,一点也不像个77岁的老人家。她睡得很晚,喜欢看电影。她还特别喜欢做菜,一个礼拜总会亲自下厨个两三次,做上些家常小菜,和朋友们小聚一回。

让邻居们纳闷的是,她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在房间里看书,有时也见她写作,还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每个月她还会收到来自中国的许多书籍和杂志。所以邻居们猜测,她也许是作家?或者是个翻译家?

和日本的缘分

林文月的身份显然比他们想象的更复杂。

她出生在上海的日租界,启蒙教育是日文。很长一段时间里,林文月都以为自己是日本人。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林文月还以为自己是战败国的子民,于是跟着学校里的日本孩子们一起落泪。

后来,林文月举家搬迁,回到台湾。这时,她才开始学起国语。“台湾的孩子从小读中国的诗文,唱中国的儿歌。但让我耳熟能详的,却是日本的诗文,和日本的儿歌。”从小接受的日文教育,给她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她日后的翻译事业埋下了伏笔。

林文月大学读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后来又成为台湾研究六朝文学的佼佼者。1969年,留在母校台湾大学任教的林文月以副教授的身份来到日本京都大学,负责汉学研究的项目。

一个意外的机会,林文月参加了京都国际笔会。当时她写了一篇论文,说的是一本日本古典文学名著如何受到唐朝诗人白居易作品《长恨歌》的影响。为了论文需要,林文月将这本名著的第一章翻译了出来,作为该篇论文的附录上交至笔会。

让人意外的是,论文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倒是这篇兼具中国式趣味与日本式风格的附录让大家兴趣盎然。不只是学者,出版社也第一时间向她发出邀请,希望她能将这部作品完整翻译出来。“老天爷,他们不知道后面还有54章!我当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这本书仅仅翻成现代日语就需要十年!”

但林文月还是欣然接受了邀请,开始在《中外文学月刊》上翻译连载,这一翻,就是整整66期。“就像跑了一场五年半的马拉松一样。”这本名著翻译的最终完成,也成为她翻译生涯中不可磨灭的一个印记。

这本打开林文月翻译生涯的古典名著,便是至今仍被誉为日本“国宝”的 《源氏物语》。除《源氏物语》外, 林文月还翻译了《枕草子》、《和泉式部日记》等多部日本名著,她以丰富的学识、细腻的文笔、忠于原著精神的写作方式,形成了独特的翻译风格。时至今日,林文月翻译的《源氏物语》,仍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忠于原著、同时翻译得最好的一本。

优雅的散文家

除了学者和翻译家,林文月更是台湾文坛不可小觑的作家。

日本游学期间,林文月帮台湾一个文学杂志供稿。当时林文月写的大多都是些学术论文,杂志主编希望她能多写点好玩的东西。于是,她写下散文集《京都一年》,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来看待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日本生活。细致的文笔,优雅的文风,让京都各种风物一一亮于人前。

接下来,她陆续出版《读中文系的人》、《拟古》等一系列散文集,为台湾文坛注入一股清流。1999年,林文月出版散文集《饮膳札记》,在当时的台湾掀起了一股饮食文学的风潮,这部作品也成为了现代生活散文的典范。

“我就像是一个长年坚持跑步的人。翻译和写作正如一场又一场的马拉松,我会不停地跑下去。”林文月说。

不期待别人的优待

林文月的性格,就像她的文笔一样柔和温婉、细腻优雅。从小到大,她从未和人红过脸,即便是儿女们,也从未见过母亲发脾气。

林文月说自己很像父亲。“父亲是个苦出身,很有毅力。”林文月遗传了他的这一点,当年《源氏物语》翻译的连载,被她形容成一场长达五年半的马拉松。她的毅力,就连她的老师、著名作家台静农也看不过,“你用不着每期都那么准时, 偶尔也可以拖一拖稿子。”但林文月凭着自己这股子坚毅,硬是一期连载也没有落下过。寒暑假时,她甚至还能积攒下些存货,以便随时拿出来交稿。

有一次,一间大学邀请林文月开讲座。林文月见学校把她的名字归到了女教授一栏,很是生气,要求他们把这个归类换掉:“教授就是教授,哪来的男女之分!我不喜欢别人放大我的女性身份。”林文月不是个女性主义者,但对于这一点却很执着。“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真正做到平等,我们女人自己就必须争气,绝不能期待别人给你优待。”

最优秀的家族

关于林文月的话题很多,但在台湾,更多的人都会给她冠上一个“名门子弟”的标签。对于自己的名门出身,林文月并不忌讳。

林文月的外祖父,是台湾著名爱国诗人、史学家连横。在日本殖民统治下,“生根台湾,心怀大陆”的连横致力于发扬中华文化,著有《台湾语典》和《大陆诗草》等,并整理了《台湾通史》一书,有“台湾文化第一人”之称。而林文月的表弟,就是为两岸关系做出过不少贡献的前国民党主席连战。

外祖父逝世那一年,林文月只有4岁。关于连横的种种,她只能在长辈的讲述和外祖父的作品中一一回味。“他很伟大,他的一言一行,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全中国”。

“小时候的连战特别顽皮,但功课很好,对人也有礼貌,所以家里人也拿他没有办法。”表弟连战和林文月的关系显然更亲密些。“我们俩是搭坐同一条船从上海来到台湾的,我们比亲生的兄弟姐妹更亲。”说起自己的表弟,林文月赞不绝口。“他和外祖父一样,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为两岸做了那么多的努力,时刻都以国家社会为先,虽然我是姐姐,但我也非常尊敬他。”

去年的枪击事件发生时,林文月正好身在台湾。她目睹了连胜文的受伤,同时也目睹了表弟连战的坚强。爱子遭受枪击,身陷危难,但连战强忍悲痛,只说愿天佑台湾。这一举动让林文月非常感动。“他是个识大体的人。他爱自己的儿子,更爱自己生活的台湾。”

“我们家族的人,都是最优秀、最值得敬佩的人。”林文月说。

网络编辑: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