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旱”化?】大旱之年,用水之困——专访水利部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
中国再次在干渴中迎来春天。2009年河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2011年华北、黄淮大旱,未来中国是否将迎战更严重的总体旱情?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任何一个地区的资源承载力都是有限的,比如华北,地下水一直在超负荷使用,也在不断面对地面塌陷、裂缝、水倒灌、污染等问题。长此以往,即使能扛过旱情,也可能是暂时的,自然环境的长远变化将是更大代价。
水利部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
中国再次在干渴中迎来春天。2009年河南大旱,2010年西南大旱,2011年华北、黄淮大旱,未来中国是否将迎战更严重的总体旱情?中央“一号文件”直指水利,未来中国水利、水情与旱情之间将呈什么关系?南方周末记者就此专访了刚刚结束旱区一线的考察工作,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吴玉成。
南方周末:与2009年、2010年大旱相比,今年的华北和黄淮旱情,有何特征?
吴玉成:以安徽北部为例,气象干旱是1961年以来最严重的。和去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LF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