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坐标】新“中国价格”——中国钱,北京镑
在制造业,“中国价格”是低价的代名词,而在投资市场上,“中国价格”=令西方人都咋舌的高价。天差地别的秘密,就在于货币搅动的财富魔方。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琼
在制造业,“中国价格”是低价的代名词,而在投资市场上,“中国价格”=令西方人都咋舌的高价。天差地别的秘密,就在于货币搅动的财富魔方。
“中国花瓶”震惊了全世界。
2010年11月11日,伦敦远郊一处小小拍卖行,一件乾隆珐琅彩“吉庆有余”花瓶以5160万英镑成交(折合人民币约5.5亿元),高出拍卖行此前的评估价40倍。这是中国乃至亚洲艺术品迄今为止的全球最高成交价。
拍卖行老板班布里奇从未见过如此阵势,激动得连拍卖槌都敲坏了,而瓷瓶的一位委托人休克在拍场上。
从英国媒体刊发的现场图片来看,在不足100平米的拍卖会现场,竞拍者几乎清一色的华人面孔,最后的得主也是一位通过电话委托竞拍的神秘中国买家。
这次拍卖引起了有关“瓷器爱国主义&rdquo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哎...中国镑,还是中国的贫富差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