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月令”和政治的“月令”
一部好的历史著作,不仅应真实而准确地记载政治事件、战争、灾荒等等内容以及它发生的背景,更重要的,还应该反映出在那时芸芸众生是怎样生活,或者是怎样生活不下去的。
责任编辑:刘小磊
【夜读札记】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是一本畅销书。今年6月出第一版,到9月就已经印刷了四次,累计印数达十万册!它受到读者如此欢迎是可以理解的。这本图文并茂的书中收有“红墙”摄影师杜修贤的多幅摄影作品,彩色精印,形象地反映出了传主一步一步走向衰老的历程。你看,在卷首,1972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还显得很健康。到了卷末,1976年5月12日,他在书房里会见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时候,头都竖不起来,不像个陪客的样子了。果然,不到四个月,他就与世长辞了。
文字部分呢,也简明扼要地记下了毛泽东最后七年中的一些最重大的事件。从他和林彪的矛盾写起,写了林彪座机的出逃和坠毁;写了他对周恩来的倚重和分歧;他对邓小平的希望和失望。所写的大都有文献的根据,可供关心这一段历史的读者参考。
《毛泽东最后七年风雨路》顾保孜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0年6月,58元
如果要问:所有这些历史事件,是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舞台上演出的呢?或者说,是在一个怎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发生的呢?作者在第一章第一句作了这样的回答:
1970年3月的北京,春风拂面,暖意融融。又是一个桃红柳绿,迷人而清新的季节。
啊呀,这简直有一点像东晋太元年间那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