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来自怒江大峡谷的天籁之音

在怒江沿岸傈僳族村寨的教堂里,村民们做礼拜时都会演唱傈僳语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被誉为成为回荡在怒江大峡谷的天籁之音。

在怒江沿岸傈僳族村寨的教堂里,村民们做礼拜时都会演唱傈僳语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被誉为成为回荡在怒江大峡谷的天籁之音。

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傈僳族发展起了高水准的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合唱艺术。傈僳族的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外来的西洋音乐;二是纯民歌性质的“三大调”,极富特色的装饰颤音使傈僳族演唱具有强烈的地域和民族特色。

怒江大峡谷的天籁之音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百花岭村的村民在教堂里进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表演。(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知子罗村的村民在教堂里练习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知子罗村的村民在教堂里练习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百花岭村的村民在教堂里进行多声部无伴奏合唱表演。(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知子罗村的村民在教堂里练习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知子罗村的村民在教堂里练习多声部无伴奏合唱。(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图)

网络编辑:merak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回复

2012-02-23

淳朴的歌声...

回复

2012-01-15

贫穷与落后不能阻断人们对美好的向往, 或许教堂能给他们一个精神家园的寄托, 希望当地的孩子们能够走出贫穷的困扰, 通过新修的上学桥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

回复

2012-01-03

短暂到过怒江,却无缘聆听这些原生态的天籁之声,真是遗憾啊!

回复

2011-11-09

原生态才是美

回复

2011-11-03

提到怒江,我首先想到的是悬挂在怒江上的铁索;,许多孩子每天需要背着几斤重的滑轮,套在铁索上面滑到对面上课,下面是整日翻滚、怒吼的怒江水。可是他们一代一代的习惯了。他们的生命礼赞比怒江水更有震撼力。

回复

2011-10-17

很是美啊!

回复

2011-10-14

云南一直是一个让政府放心的地区,因为少数民族众多,而每个民族的人口数量又少,所以比不上新疆,西藏这些地方。

回复

2011-09-05

原生态的才是最美的,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

回复

2011-08-12

教堂唱诗练就的好歌声

回复

2011-08-12

教堂唱诗练就的

回复

2011-07-08

声如其人,民风的淳朴是不可缺少的因素吧

回复

2011-07-04

美好的人,美好的事!

回复

2011-06-03

怒江,我喜欢的地方,很想去听听他们的民谣,去看看他们的民风。

回复

2011-05-24

喜欢哦~~~

回复

2011-04-18

虽说宗教无国界,可我看来还是很无语。

回复

2011-03-16

民族风情,淳朴的歌谣,淳朴的人民,希望她们都健健康康的,挺幸福的

回复

2011-02-24

淳朴才最美!

回复

2011-02-15

中国多元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回复

2010-12-28

云南民歌真实纯朴

谭泽荣
回复

谭泽荣

2010-12-28

这才是中西合璧的典范,群众的创造是伟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