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暗面”,我看到暖阳
尊敬的南方周末编辑:
您寄来的书我前几天收到了,非常感谢您。是学校的收发室出了问题,所以耽误了三个月,书才到我手中。可是它来得恰是时候。
适逢学校评选优秀大学毕业生,我把林林总总的申报材料和获奖证书交了上去,等到的仍是个落选的结果。如同去年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一样,系里的一切奖项永远先考虑颁给党员,这条不成文的规矩成了我面前跨不过去的坎——没人在乎你有没有考第一,没人在乎你是否参与足够多的社会实践,最重要的是你否有那个政治背景。
有同学悄悄向我提起:“要多多和发展党员的老师们套近乎。”要怎样“套近乎”? 是我做的不如那些党员吗?
我以为做好自己、追求真知才是正道,我以为让自己变得比其他同学优秀就能有资格入党,可是没想到为此还要专门去讨好一些人,更没想到会因为缺少这个背景,使得一次又一次的评选由于同一个原因被刷下来。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是我刚刚知道评选结果的那个中午,我对评选结果并不意外,却是一如既往的灰心。
看着书名——《生活的暗面》——我心里的沉重又多了几分。我猜想这也许是一本赤裸裸展示生活真相的书吧?
于是带着满心的防备去读,可是一页页地翻着,却越发地豁然与沉着。明白这世间一些行为、人群关系、意识理念存在的合理性,不必要的抱怨、指责和担忧就会相应减少。
“社会世界中各个部分之所以存在,都仅仅是因为那些人们所乐意接受并赖以行动的观念所致。”我眼中的所谓“不公平”,也许是其余人都认同的存在。那么,我一再地抱怨就显得实在多余了。我更该思考的是如何让自己不再处于被动的境地。
喜欢英国作家怀特说的话:“治疗悲伤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去学习一些东西,当你受到打击经历挫折,从骨子里颤抖,看到你的世界被摧毁,体验你的荣誉的世界被踩进下水道,发生这些事情之后,你要学的只有一件事,学习世事为何如此变化,发生了哪些变化,这是唯一可以让人心永不疲惫,永不疏离,永不后悔的事情。”
这亦是社会学意识的体现。面对困境、失落,让它成为一种必要的磨砺,让自己在这之中汲取积极的因子。哪来的所谓绝对的坏事,有的只是不够主动积极的人。
这个学期恰好开了社会学的课程,到课者寥寥,老师不停在讲台上念课本,每节课间例行点名,老师解释道:“因为是开卷考试,拉不开差距,所以将按照平时的考勤来将学生区分开。”学习一门知识,以到课率来评价学生掌握它的程度,听起来未免荒谬。可是为何这样一个内涵丰富的学科都无法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也许是我们求知的欲望在日益钝化。
我将《生活的暗面》与教材对比着学习。明显感觉出个中区别。我们所学的社会学更像一种强制灌输的概念,老师在讲台上念,学生在讲台下听。这之间不存在任何互动,没有观点的交锋,只有单向的传输。于是老师说的、课本写的,就自然而然成为学生观念中默认的正确观点。
这与社会学本身尊崇的理念就是相悖的。有哪件事的评价是唯一的?我们必须给它一个结论吗?在许多学科中都是如此,学生习惯了这样的被动接受,知识便成为了一种强行的给予。总是有太多的定论,太少的质疑。
而《生活的暗面》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代替教科书中堆砌出来的生涩词条,以一种更易令读者接受的方式阐述社会学意识方式,让人恍然明白原来这些生活琐事里藏了那么多值得推敲的道理。举例、阐述作者认为可能的几种发展趋势、讨论其他的可能性、猜测结果,但避免做出任何武断的定论。喜欢每章最后的“三思而行”小版块,留下一连串的问题,等待读者从书中、更多的是从生活中去探寻答案。
每个人都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解答,无所谓对与错。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合上书页以后还能引起人久久思考的书。知识的传播必须与思考共存,无法引起共鸣和探讨的知识难有持久的生命力。
在考研自习室里阅读着《生活的暗面》,有研友路过身边,问:“这是你们专业课参考书吗?”我摇摇头,她便丢下一句:“那你还看?!”
我们学习必须带这么强烈的目的性吗?专业书之外的阅读都是在浪费时间吗?那么如果我说这本书上的内容其实是每一个专业都必须要用到的呢?
可是当时我却没有反驳。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努力是一种必须要有的状态,无论对任何事情。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的细节能够引发人的思考,想来这段学习生活真是种享受。在《生活的暗面》,我看到更多的是暖阳,是一种知识与见解融会贯通后的豁然开朗。我愿意无条件相信生活的美好。
(《生活的暗面》,迈克尔·施瓦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为南方周末“中国梦·全民悦读”活动赠书)
网络编辑:休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