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剿”评比:不要官官相扰

中央近日出台相关文件,取消了地级市及以下党政机构的评比项目审批权。而一个个“评比”背后,往往裹挟了上级党政机构和下级地方官员以“政绩”为核心的诸多现实需求,不斩断这些利益链条,“清剿”过后,难免死灰复燃。

责任编辑:马昌博 曹筠武 实习生 周冠诚

中央近日出台相关文件,取消了地级市及以下党政机构的评比项目审批权。而一个个“评比”背后,往往裹挟了上级党政机构和下级地方官员以“政绩”为核心的诸多现实需求,不斩断这些利益链条,“清剿”过后,难免死灰复燃。

从中央到地方每年都在清理各种过滥的评比表彰,但反弹往往难以抑止。 (黑龙江纠风网/图)

多年来泛滥成灾但一直屡禁不止的官方评比活动,现在正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清剿”。至于胜败如何,则仍待检验。

南方周末记者获知,中央近日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下发一份规范评比的红头文件。这份文件最引人瞩目的规定是,所有评比项目实行中央和省两级审批制度——这意味着,地级市及以下党委政府不仅无权审批新的评比项目,一些旧有项目的举办权也随之丧失。

文件同时要求各地从严掌握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实行总量控制。而被保留的可行项目,也不得以任何方式向参评单位和个人收取费用。

对于那些长期被上级评比折腾得焦头烂额的下级官员来说,这是年底的一个好消息。此前,中央已经对评比活动进行了历时十多年的清理,可几乎每次风声一过就会反弹,往往不过是改换名目,由此恶性循环。而此次“清剿”,各方普遍认为,彻底切断市县审批权的做法有望避免此前覆辙。

不过,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的多数地方官员却喜忧参半。喜的是,因为文件上升到党规层面,执行力比以往更强;忧的是,围剿效果尚需观察。

事实上,南方周末记者调查后发现,一个个“评比”,往往裹挟了上级党政机构和下级地方官员以“政绩”为核心的诸多现实需求,“清剿”的核心,则应是斩断这些利益链条,否则难免死灰复燃。

“清剿”首次上升到党规层面

如果不是南方周末记者的提醒,江苏省教育系统一位县处级官员王军(化名)已经忘记曾看过这份文件。每到年关岁末,类似的纪律文件将如雪片般飞来,除了中办、国办、中纪委、教育部发的不说,还有发自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内容大多千篇一律。“不外乎强调各部门不得擅自开展评比活动,即便开展也要一切从简。”王军说,一到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