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资讯】音乐/电影/舞台/观点/图书/网趣
乘着时代精神的音符
村上春树“《1Q84》小说的音乐世界”大碟
文|五棵松
这次推荐的主角不是唱片本身,而是一本书—《1Q84》,村上春树作品。在这部小说中,两位主人公—体育俱乐部女教练、文艺女杀手青豆与立志当小说家、与成熟女性产生不伦恋情的家庭老师天吾,在一些较为少见的古典音乐作品中,进行一个所谓1Q84的时代性格铺呈。这些古典音乐作品始终贯穿着剧情发展,一方面展现了作者获取灵感的途径,另一方面变相宣扬了这些作品与剧情结合产生的现实意义与精神价值。由于描述作品篇幅占据不少,随着这本畅销书风靡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地后,又在中国内地的粉丝圈里刮起一阵新古典音乐风潮。
作品一开头,便是青豆在赶往凶杀现场的的士上听到了捷克作曲家雅纳切克的《小交响曲》,究竟这位作曲家是谁,为何他的作品要与剧情挂钩?村上春树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他甚至完全相信数百万读者已经完全知道这首作品是怎么哼的了。这是一部描写步入全民解放征途中的捷克人民的命运经过跌宕起伏之后展现出的对希望的执著,又有一说是作曲家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女儿还小的妙龄女郎而展现出的激情横溢。根据剧情,这首作品创作之初的激进程度与上世纪二十年代日本改朝换代期间的民族情绪空前一致。唱片中的这部作品由日本的世界最佳指挥之一、今年75岁的小泽征尔演绎,版本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正在美国风风火火之时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合作的。青豆是一个受女权主义者操控的肉体健美性欲正常且能有效得到抒发的败犬女杀手,并与一名自小受到猥亵而有着变态性欲的女警官产生千丝万缕的群P体验;而天吾则是一个总是找不到出头之日被一些表象欲望折腾得意志消磨殆尽的颓废青年,他的生活清苦却充满梦境,他与有着阅读障碍的小说家深绘里因为作品《空气蛹》的接触,使得这个群落的小人物都充满希望地活着,他与深绘里的那段关于音乐的对话尤其散发着作者的文艺时尚气息:“你的兴趣是什么?”“听音乐。”“什么样的音乐?”“巴赫的音乐不错。”“有特别喜欢的乐章吗?”“BWV846-BWV893。”“平均律第一册与第二册!”“没错。”“为什么讲得出编号呢?”“这样比较好记。”唱片中的四首“平均律”选曲均采用大键琴弹奏,这是人类音乐史上最著名的作品,诞生于科学、建筑、美术、音乐等艺术领域和谐井喷的黄金巴洛克时代。唱片里同样包括了巴赫《马太受难曲》中选段“悔恨交加”,在小说中,深绘里可以从头哼到尾,德语歌词发音清晰到位,令到天吾惊讶,谜一样的少女如此让人疯狂。
在与杀手中转老妇人的相处期间,读者还能了解到英国十七世纪作曲家约翰·道兰的六弦琴与鲁特琴合奏作品《七滴泪》及海顿的大提琴协奏作品。与巴赫伟大作品“平均律”相似,《1Q84》分为好几册,BOOK1尚且包含这些古典音乐作品,在BOOK2中,读者们还能在剧情发展期间,欣赏到爱尔兰民谣《夏季最后的玫瑰》、杜普瑞的管风琴作品、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巴赫的萨拉班德舞曲以及舒曼的《儿时场景》— 曾出现于麦兜系列故事中的餐包旋律中。
血能有多浓
山田洋次新作《弟弟》
文|小醉
第60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电影《弟弟》是日本电影大师、今年79岁的山田洋次第80部导演作品,导演借此获得特别功劳奖。《弟弟》今年1月在日本公映,6月在香港公映,日前已可在市场上买到碟版。山田洋次因《幸福的黄手帕》和系列影片《寅次郎的故事》为中国观众所了解,那是几十年前他早期作品的代表作,他擅长从小人物,特别是平民男性的角度来描述人性、家庭和日本的现实民众生活,从而被誉以“道尽日本人心事的电影大师”、“庶民剧大导”等称谓。新世纪以来,他廉颇不老,以洞破世情的眼光和千帆过尽的澄明拍出一部好过一部的新作,这部《弟弟》是继上部《母亲》以来他对血缘亲情的另一次剖析和歌颂,日本著名影评人桂千穗认为它是“一脉相承的松竹式传统家庭剧,天降甘霖般的电影”,一点都不过誉。
电影主要是讲姐弟情,两人自幼父母双亡,姐姐拉扯弟弟长大,后者却一点出息都没有,几十岁的人了依旧无家无业、酗酒赌博、混沌度日,并不断给跟离婚女儿相依为命的姐姐带来麻烦,先是在外甥女的婚宴上醉酒闹事,再是赌博输光借自一名妓女的钱后,该女跑到姐姐家里要债,姐姐还钱后忍无可忍,与弟弟断绝关系⋯⋯几年后,姐姐无意中得到弟弟患了绝症,在一公益医院中卧床待毙的消息,遂即刻奔去,与弟弟和解,并慰其安然逝去。姐姐由这几年山田洋次的御用老戏骨吉永小百合扮演;弟弟由凭借《亲爱的医生》获得好评无数的日本相声演员笑福庭鹤瓶扮演—皆演得神形兼具且了无痕迹。
影片结尾处,女儿第二天婚礼,丈夫死后一直生活在一起的婆婆不知弟弟已死,她本来很讨厌弟弟,却突然要姐姐明天请他来参加婚礼,因为“尽管不务正业,但毕竟是弟弟,一个人那样寂寞着实在可怜”,姐姐满口答应,然后以跑到厨台边收拾杯碗作掩饰,掏出手绢擦泪。字幕此时升起。所谓血浓于水,可不止浓了有千分万分。
弟弟这个角色活脱脱就是“寅次郎”的老年版—在着力描述姐姐温婉贤良的冰玉美质之外,没什么用尽给人添麻烦的弟弟也是至为重要的一半,山田洋次自壮年时就对世间普通男人,特别是那些看似“没什么用尽给人添麻烦”的男人的体谅和解释,在已具生死之悟的《弟弟》中,也拍得相当地道。
亚洲的星星
一点不黯淡
广东亚洲音乐节亚运期间举行
文|五棵松
亚洲运动会给广州文化生活带来的实惠,在舞台演出方面终于有了些端倪,尽管相较于在上海世博和北京奥运期间,外国名家名团过埠演出频繁,广州的这一所谓亚洲音乐节犹如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发射一颗劣质信号弹,不过这无疑是高雅音乐爱好者的一大福音,也是上流社会聚会的又一话题性平台。
参与广东亚洲音乐节的亚裔音乐家以华裔为重,包括美籍大提琴文化推广者马友友、旅英学者型大提琴演奏家王健、香港籍钢琴明星郎朗、美籍小提琴教授林昭亮,日、韩方面出动的艺人包括几乎每年都要来华演出多次的韩裔小提琴家莎拉·张、多次来华演出的亚洲三大指挥之一郑明勋,以及很早就在国际乐坛树立标杆形象的日裔小提琴家美岛莉。当然,有关亚洲的大事件,不能少了在世最有名气的亚洲严肃及实验音乐作曲家谭盾,上演其网络交响曲“奥运序曲”。
这些人物在中国乐迷心中早已排定座次,然而此次音乐节还有更值得一提的参演乐团—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这是一支奇特的以打击乐为主的舞台表演团体,如果说中国三大交响乐团—上交、国爱和广交已经能够跻身亚洲名团的行列,那么朱宗庆打击乐团简直可谓在打击乐中首屈一指的团体,中国大陆根本没有在这方面企及的苗头。打击乐的精诚配合程度比普通的古典器乐之间的合作在节奏、旋律、即兴上要求更集中注意、意识及创意,据我所知上海音乐学院的打击乐团经常受邀参与一些高水准音乐会及电影原声演出及录音,还多亏朱宗庆打击乐团从头到尾的专业指导才有那么点形似,而要做到与国际接轨乃至神似,这样的音乐艺术是不可能在中国内地迂腐的现代教学环境下产生的。
音乐节期间,另有原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现任星海演艺集团总裁余其铿先生开讲的网络讲解音乐会,由广州交响乐团现场演绎,这也是现代古典音乐普及一个很有意义的形式。(广州星海音乐厅11月5日-17日)
“小心默多克”
文|洪立
作为一个政治倾向太明显、实力太强大的媒体巨擘,在英美自由派媒体眼中,鲁珀特·默多克一直是个“黑暗骑士”,其手中横跨报刊影视的新闻集团则被视为“邪恶帝国”。帝国的每一次大举扩张,都会招来激烈反对。
近日新闻集团决定,要兼并英国卫星电视广播商BSkyB,立即掀起了轩然大波。英国专栏作家玛瑞娜·海德在左翼报纸《卫报》撰文,呼吁英国政府不应批准该交易。她列举了这笔并购的危险性:默多克已占有英国报业市场的40%,并几乎垄断了卫视;两党首相都争相巴结他,保守党的卡梅伦当选后最先会见的人之一,就是这位传媒老板。
在美国,默多克干脆甩掉中立面具,其有线新闻台福克斯允许“茶党”候选人公开出镜筹款,以换取对他们的独家且不带批评性采访;而这一保守政治运动的多数明星更适合进监狱或疯人院。福克斯的赤裸裸右倾到了连默多克的女婿马修·弗洛伊德都承诺,为它而“羞耻和恶心”的地步。但默多克毫不介意,还称该台谈话秀主持人格伦·贝克批评奥巴马总统是“种族主义者”的极端言论“说得对”。
《金融时报》也呼吁阻止该交易,以防媒体过度集中;默氏对英国媒体业的控制,已经妨碍了英国政界对《世界新闻报》窃听王室等电话的丑闻曝光。BBC负责人马克·汤普森警告说,默多克一旦拥有BSkyB,其规模将远大于BBC和其他所有商业电视台的总和。
美国媒体观察家杰克·谢弗则在《石板书》上指出,英国应当允许新闻集团吃下它本已拥有39.1%股份的BSkyB;早在1969年默多克从澳大利亚抵达伦敦,收购《太阳报》和《世界新闻报》时,英国媒体就一直“谈默色变”;1981年兼并名报《泰晤士报》更令它们震惊;政治影响力巨大的他被称为内阁第24名成员。
英国媒体担心默氏会将电视和报纸捆绑促销,逼死对手,但《泰晤士报》近期却竖起收费墙,星期天版还涨了价。他对MySpace、《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等投资损失惨重;《泰晤士报》及其周日版去年亏了1.35亿美元,两小报利润也下降。若非老默肯花钱,前者大概已经不存在。因此英国报界应感谢他保住了媒体多样性。默多克并没有政治意图,不过是一个逐利的商人而已。
默氏媒体的右翼倾向,已经颠覆了媒体应保持客观中立的观念,是对福克斯“公平而均衡”口号的嘲讽。有CNN观众曾问主持人,是否有没有福克斯的国家?他想移民过去。媒体虽然主要反映受众的需求,但也会塑造受众,加剧社会的观点对立。不过,政治立场不应是监管者的考虑范围。除非会形成垄断、打击竞争,否则一家媒体的存废应留给市场去决定。
为拉美爆炸文学送终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人略萨
文|朱白
每年十月份等待诺贝尔文学奖出炉,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圈的一道惯例。这次获奖秘鲁裔作家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 Vargas Llosa),其实早就入了西班牙国籍,与上一位28年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拉美作家马尔克斯不同,他与中国出版结缘较早。在传来略萨获奖的同时,中国出版界几乎也翻腾了起来,大家踊跃议论主要是因为这个—他的书大多在中国出版了,并且他的作品实在是太多了。广为人知的《胡莉娅姨妈与作家》、《绿房子》、《给青年小说家的信》,跟《百年孤独》、《跳房子》等一同在那个“爆炸文学”兴起的年代,对中国文学以及中国作家造成了巨大影响。上海译文、人民文学等出版社也均有过精美无比的文集出版。
略萨对现实不满,他视角通常是揭露和嘲讽的,在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社会变迁给的民众带来的悲剧。《绿房子》讲述了两个对比鲜明地域中长达40年的社会生活,现代城市、原始森林,相同的是它们都是民众一次次受难的场所。那个象征无比享乐的“绿房子”,就如同今天我们这里那个贪官要占有一百多个情妇来营造他的极乐世界一样地荒谬和罪恶。
略萨获奖原因不难猜想,诺奖委员会说:“对权力结构制图式的描摹,对个体的抵触情绪、叛逆精神和战胜欲的犀利刻画。”作为判断习惯,传奇的政治色彩、与现实不可沟通的矛盾、精湛甚至开先河的文学经历,还有不浅的学术修养(这一点上跟库切、品特等近年获奖者如出一辙),略萨成了诺奖委员会眼里的诺奖文学精英。至于广大文艺青年惦记的村上春树,那就等着吧,你再好,也要等到诺贝尔文学奖的风向改了那天,游戏规则。
拉美作家获奖是个好消息,他或许可以推动拉美作品在中国的继续出版,消息称多年一直对中国出版乱象不满的马尔克斯,终于要同意在中国合法出版其作品了,想必会有一个新的拉美文学风潮袭来吧。不好的预料是,随着拉美作家28年后再获奖,这应该也是给上个世纪那场风风火火的“拉美爆炸文学”送终的一次行为—从此,彻底结束。
网罗有爱的富人
各国名流慈善基金网站
文|陈小七
巴菲特和盖茨的慈善“鸿门宴”搞得国内富人有点噤若寒蝉地紧张。其实在美国,有数万个独立于政府的民间公益基金会,大部分还都由富人发起成立。
洛克菲勒基金会(http://www.rockfound.org)财大气粗堪称美国之首,网站设计气势恢宏,实际上普通如你我也有可作为,比如申请基金会的兼职项目助理或者跟洛克菲勒中国项目部门联络,看是否有捐助以及成为志愿者的机会。1889年钢铁大王卡内基写了篇《论财富》,鼓励富豪们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不过这个号召当年收效甚微。“慈善之父”的文章却影响了股神巴菲特,后者还把此文同自己财产的85%一起送给盖茨基金会。大名鼎鼎的卡内基基金会(http://www.carnegie.org)在成立早年就给美国教育系统捐出了560万美元,比联邦政府一年教育经费还多60万。网站上列出了基金会感兴趣的项目话题,譬如国际安全、伊斯兰问题、非洲高等教育等,多半跟高校研究相关,不过他们也绝不排斥社会人士的申请。网球名将阿加西的教育基金会(http://www.agassifoundation.org)准备把筹集到的每一块美元都用在孩子的教育上,如有心跟着网球王子一起做善事,可通过信托、退休计划、股票、债券、房地产等礼品方式将财产捐赠给基金会,基金会已经通过接受的捐款筹建了一所大学预备学校。《今日美国》曾经盘点过美国所有名人的慈善基金会,其中灵魂乐泰斗雷·查尔斯、好莱坞影星简·方达、百老汇喜剧明星丹尼·凯、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都是慈善大户,捐出资产从数百到数千万美金不等。
英国歌手斯汀也有自己的基金会(http://www.rainforestfoundationuk.org),接受在线捐赠,帮助刚果保护热带雨林。他跟朋友发起了名为“希望改变命运”项目。听上去来头大,实际上他们最新做的一件有趣的善事,是把一种橡胶制成的“玩不坏”皮球,送到非洲孩子手里,在此之前,可怜的非洲小孩在尘土里抢用羽毛、绳子和皮革捆成的足球。豪门子弟也不甘寂寞,老王储查尔斯在28岁时就用在海军服役期间得到的7500英镑退伍费,成立“王子基金会”(http://princescharities.org),目前它已是英国最大最成功的基金会。基金会除大力推广王子自己生产的环保生活产品外,还帮助年轻人找工作。网站公开接受志愿者报名,共有8个慈善基金等待捐赠,其实,英国人去王子家开的连锁超市买菜,也就等同于做了善事。他儿子威廉和哈里,也筹备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帮助在战争中受伤的军人。
因为慈善而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人,是已故巨星迈克尔·杰克逊,他身后留下了39个在进行中的慈善项目,包括艾滋病防治、防癌、青年体育艺术、黑人权利、青少年糖尿病、婚姻幸福组织、许愿基金会、镰状细胞研究、改变非洲组织和烧伤中心等。http://healtheworldfoundation.org网站至今还活跃着无数会员,在这里,不仅可以捐钱、捐车,还可以在线捐一个感动人心的故事。英国刚刚发布的《2010全球捐赠指数》中说,帮助陌生人是全球范围内捐赠活动的主要方式,而随着年龄增长,人们为慈善而进行的捐赠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