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子复活:腔调、长草、给力,就是偶的菜

对“声誉不佳”的“中国制造”而言,海鸥、永久的尝试价值非凡。现代设计,新的营销或商业模式,唤醒的不仅是这些沉睡的老品牌,还有对中国庞大制造能力的想象力。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罗琼

 对“声誉不佳”的“中国制造”而言,海鸥、永久的尝试价值非凡。现代设计,新的营销或商业模式,唤醒的不仅是这些沉睡的老品牌,还有对中国庞大制造能力的想象力
 

上海的国货老品牌在沉寂多年之后,正在陆续复活。

今年9月,“永久”的官方淘宝店开张。一张张造型别致、色彩亮丽的新永久自行车照片,让年轻人看得面红耳热。

9月下旬,一批数量有限的新海鸥相机也出现在上海田子坊的门店里。

当这些曾经耳熟能详的老品牌们再现市场时,多少会勾起中年人往昔的集体记忆。但现在真正有购买冲动的却是年轻人。因为这不是历史的简单重演。

得益于从僵化的国有体制中脱胎而出,新海鸥相机试图通过还原精工细作的上海制造模式来获得新生;如同电灯发明后,蜡烛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成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永久也希望通过注入现代设计元素,使永久自行车不再仅仅被视为交通工具。因为中国已经成了汽车大国。

对“声誉不佳”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样的尝试价值非凡。它所预示的方向已经远远超出了老品牌复活的意义。而这一切奇思妙想,却是一个中年摄影师和一帮80后青年带来的。

 

曾经“委身于”破败农房里的海鸥装配线和配件,又被重新擦亮,这也是仅存于世的海鸥胶片照相机装配线。 (陈海汶/图)

 

挽救垂死海鸥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当陈海汶被他们带到这个上海远郊一处破败农房时,还是被惊呆了。曾经年产42万台相机的海鸥厂房是何等热闹,如今只能看到200平方米的农房里奄奄一息的场景。

30年前,一个在饭店里做学徒的上海小青年陈海汶,每天拿着工作三年来60元的积蓄和60元的借款买到的一台海鸥“4B”型双反相机在街头巷尾到处拍照。

今年52岁的陈海汶已经成了国内知名摄影人,开了一家横跨出版策划、印刷、图片、书店、创意基地等领域的文化公司。

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会再次与海鸥结缘。去年入秋后的一天,几位原来海鸥照相机公司的高层找到陈海汶“求助”。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海鸥照相机公司几番民营化改制,四易其主。照相机业务因全球市场数码相机的兴起而日渐凋零,设备陆续废弃或拆卖,而进入的“老板”们也都无心主业,意在开发海鸥分布于上海各区的土地。五年前,海鸥相机全面停产。

在改制过程中,一条双反装配线和对应的治具、夹具、模具和配件等,被十几个资深技工盘了下来。这些年来,他们接些“一两百台的国外教学用机”小单子糊口,勉力维持生产,这条装配线也成了仅存于世的海鸥装配线。

可是,生意一年惨过一年。在找到陈海汶前,他们已负债累累,难以为继。

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当陈海汶被他们带到这个上海远郊一处破败农房时,还是被惊呆了。曾经年产42万台相机的海鸥厂房是何等热闹,如今只能看到200平方米的农房里奄奄一息的场景。

陈海汶当场拍板,买下设备解决其债务问题,并接纳这些技术工人。

他说,当时的情形,已不容其细算继续生产的营收问题。他倒是马上想到另一层价值&md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3)


回复

2012-03-17

国货当自强

回复

2012-02-05

我希望那些老品牌重生!国外的什么都好吗?国产品牌就不行?国外的品牌也是国人自己生产的!现在的品牌未来销售好都会弄个国外的牌子,这是为啥?

回复

2012-02-01

这张图片真美。古典,沉静,华丽

回复

2012-01-30

真希望都市里每一个人都切身行动起来,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或者自行车,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回复

2012-01-30

真希望都市里每一个人都切身行动起来,选择公共交通方式或者自行车,于己于人都是好事

回复

2012-01-22

老品牌的复活是个系统工程,不仅仅是资本运作和品牌运作的问题,还有系统的巿场营销。但众多运作老品牌的企业都过于急功近利,以为融点钱,找家广告公司包装一下就可以"复活",结果是众多老品牌难出江湖。

回复

2010-12-01

特别喜欢这篇报道,民族老品牌值得媒体的关注聚焦,关注他们过去的荣耀,现在的困境,让更多人了解到他们的生存状况,不断促进这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这都需要更多年轻人的了解与参与。

回复

2010-10-10

设计要和产业相结合。永久C这个案例比无数工业设计园区要有力的多。祝福。

回复

2010-10-09

历史成就品牌,因为这里面凝聚着属于我们自己民族的记忆和辉煌。 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品牌如果加上现代的设计,我们完全可以成就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名牌,期待这些历史品牌的涅槃。

回复

2010-10-09

回复

2010-10-08

悍马,说不要就不要了。

回复

2010-10-08

牌子没有商品,支撑不了什么。拿国家和纳税人的钱去打造、维持某个牌子,是荒唐和反市场的。结果只能是钱花了,事做不成。

回复

2010-10-08

这样的品牌才有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