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价值与国学热

所谓复兴,只不过是一张通行证。那么,今天倡导国学,我们的新酒在哪里?它有什么样的芬芳?

责任编辑:马莉

我时常想,比如非洲的刚果,南美的巴拉圭,或是南太平洋群岛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在他们的历史上,是否也有过孔子这样的先知?是否也曾执迷于“振兴中华”这类的民族集体梦想?而在实现这一梦想的过程中,一旦陷入瓶颈或遭遇挫折,会不会也有学者跳出来论证,就因为那位先知几千年前确立的政治伦理与制度框架太落后,因此,流毒至今,让他们没能过上好日子?

从这样的视角解读孔子,或可发现,无论是打倒孔家店及批林批孔,或是与之反动的历次国学热潮,背后似乎都潜藏有一种怯懦与推诿的群体心理,透露出巨大的思想惰性与惊人的责任缺失。

将所有的恶习与罪愆,都赖到孔子头上,我们就为自己当下的不作为找到了逃避的借口,从此高枕无忧心安理得。正如一个无所事事的混小子,在街上看到富二代鲜衣怒马,招摇过市,于是心下愤愤难平,回到家来高声责骂父亲:你怎么活得这么窝囊!

同样,沉迷于国学热,可能又类似于听信了街头的传言,日夜守在自家灶下掘土挖宝,指望一夜暴富,从此过上不劳而获的生活。这样一场又一场的言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回复

2012-09-20

阁下乐观了。 传统不发扬会毁灭的,并且对社会转型带来灾难的影响。

回复

2011-01-06

儒学的基础核心就是仁与义,和随着时代变迁的法制(礼的惩恶的部分),艺术(乐)不同,仁义是共通的人性,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法是为了客观上来维护基本的人性尊严,所以只是"用"而已,儒家并没有说法制不重要,而是强调了最本质核心的东西。你没有理解儒家与孔子。 比起西方的利益价值领导一切的作法,中国传统文化才是真正的泱泱正道。传统文化里类似宗教的敬天意识和自我反省改良的求知精神,才能使人类远离破灭的深渊。 西方的文艺复兴打着古希腊的旗号,实质是就反对宗教,回归人文,它所有的创新都是围绕这个中心。 而中国自古就知道人文的重要性,所以需要的东西都客观存在了,但是100年来被狠狠扼杀,所以中国这个才是真正的复兴。只要找回这个文化核心,自然会近者悦,远者来。

回复

2010-12-18

我们在现代社会面对的不再是过去那些粗蛮古朴、很快就被中华文化同化、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高度发达的、必将大大触动我们根本价值观的文明。因此,茫然无措的国人祭出了国学的大旗,陶醉在为古人注释的徒劳中。这种精神的误区无助于中国人的自我定位。固步自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透过强烈的发差去思量,一个劲的躲在老祖宗的龟壳下不愿面现状,中华民族将难以找到现代形态的入口。国学热,陷入歧途的求索。

回复

2010-12-18

孔子不是圣人,讲了几句话,在临睡时有时间翻翻,对我们兴许帮助更大。那些学者和专家已经讲孔子提高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他们没有为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孔子。其实你要了解孔子很简单,买本论语回去就行了。

回复

2010-12-18

把“国学”等同于“孔学”是少数人别有用心的动机。 事实上中国的国学=道家 墨家 兵家 法家 儒家 纵横家 三民主义 马克思主义 所有已经成为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一部分的学说都是国学的组成部分:)

回复

2010-12-18

中国文化确实博大精深。可是我们又学到多少呢。。这里我不得不承认日本、韩国对文化的足够重视、其实说到底、他们好多文化还不是从我们中国吸取的? 崇洋媚外的人太多了啊。

回复

2010-12-14

只读懂了老子的无为而治

回复

2010-12-04

说的挺好的,感觉过于否定了

回复

2010-11-24

说得好啊,所谓的新儒学都应该看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解释的文化,创新很少,不要再在这个梦里面继续了。连创造万物的上帝都拯救不了西方,只创造了儒学的孔子应该也拯救不了中国!

回复

2010-11-11

已阅

回复

2010-11-05

首先得先把孔子她老人家从我身上拿走的自由意志,独立精神,怀疑标准拿回来。真要说的话,真正的问题不在孔子,而在时不时把孔子拿来用的人。

回复

2010-11-04

问题在于如何行动,怎样去做现代的孔子,怎样去创造,怎样重新确立一种普世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