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去年政府总收入10万亿宏观税负32.2%

中国全口径财政社会性支出,占GDP比重应该达到13.5%,比起目前10.57%的比重应有所增加;但比起发达国家1980年的20%的比重,仍差距较大。

中国宏观税负到底有多重?9月10日,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在当日举行的“十二五”时期的财税改革研讨会上发布了中国首份全国性政府账本。根据这份名为《中国财政政策报告(2010-2011)》(下文简称《报告》)显示,2009年,全口径财政收入为10.8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32.2%。

《报告》并通过国际比较得出结论,“中国目前30%左右的总体宏观税负水平并不低。”

全口径财政收入远高于财政部公布数据

《报告》所统计的全口径的财政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缴费收入。

据此,《报告》所得出的2009年政府全口径财政收入远高于财政部所公布的数字。根据财政部此前公布数据,2009年的财政收入为684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为63104亿元,非税收入为5373亿元。

根据财政部自2007年1月1日起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10-12-08

起来 不愿做奴才的人们

ishit
回复

ishit

2010-10-30

福布斯早就发现中国是世界上税负痛苦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在亚洲则直接是不光荣的位列榜首

回复

2010-09-14

我接触一个小的运输企业,月营业额在10万左右,老板投入接近100万元,每个月的支出中,交给政府的钱可算作广义的财政收入吧,数了数共有项 :(1)3000元(营业额*3%) (2)5000元(按利润20000元*25%的企业所得税) (3)210(城建税) (4) 100元(教育附加税) (5)500元(个人所得税) (6)500元(工会经费) (7)650元(残保经费) (8)200元(垃圾处置费—代收) (9)334元(鉴证费) (10)6元 (自开票工本费) (11)5元(执照年审) (12)4元( 组织机构代码证换证费) (13) 4000元(社保5险公司和个人) (14)?(原养路费改为燃油消费税) (15)?(国有垄断企业强制性收费-银行收费) (16)?(车管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等。其中(1)—(13)项,共计:14509元。如燃油消费税不低于原有公路费得金额约为12000元以上。以上两项相加应该在26509元,占营业额的26.509%。实际发生额应该高于这个概算。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是真实可信的,是更为公正的反映了当前经济生活当中,税负的真实情况。要调节收入分配,减点税,减点费,自然就具备了给员工加薪的条件。

回复

2010-09-14

我接触一个小的运输企业,月营业额在10万左右,老板投入接近100万元,每个月的支出中,交给政府的钱可算作广义的财政收入吧,数了数共有项 :(1)3000元(营业额*3%) (2)5000元(按利润20000元*25%的企业所得税) (3)210(城建税) (4) 100元(教育附加税) (5)500元(个人所得税) (6)500元(工会经费) (7)650元(残保经费) (8)200元(垃圾处置费—代收) (9)334元(鉴证费) (10)6元 (自开票工本费) (11)5元(执照年审) (12)4元( 组织机构代码证换证费) (13) 4000元(社保5险公司和个人) (14)?(原养路费改为燃油消费税) (15)?(国有垄断企业强制性收费-银行收费) (16)?(车管部门的行政性收费)等。其中(1)—(13)项,共计:14509元。如燃油消费税不低于原有公路费得金额约为12000元以上。以上两项相加应该在26509元,占营业额的26.509%。实际发生额应该高于这个概算。所以我个人认为中国社科院的报告是真实可信的,是更为公正的反映了当前经济生活当中,税负的真实情况。要调节收入分配,减点税,减点费,自然就具备了给员工加薪的条件。

ishit
回复

ishit

2010-09-14

黑幕下的巨额财富

神棍德
回复

神棍德

2010-09-14

很有必要深深怀念下我们的国歌啊。 虽说老一代革命家,很有远见的为他们的官孙子们留下了卖地这条路,可是上天很公平的为老百姓也留了一条路。 敢问路在何方-----在国歌里。仔细、深刻且用心的唱一遍吧。那就是不堪独cai、专zhi、暴zheng、通货膨胀下苦苦挣扎的人民的未来和出路!

回复

2010-09-14

政府的确有钱啊,哪天国民收入增长能有政府税收一半这么快,早就不需要制定什么狗屁收入倍增计划啊

回复

2010-09-14

退税吧,取自于民,用之于何处。我们不知道。不透明的预算。

回复

2010-09-14

中国全口径财政社会性支出(教育、医疗、就业保障等),占GDP比重应该达到13.5% 我一点没感到教育、医疗、就业有保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