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鲁迅回到乡村

一个孩子很伤感地对我说:“以前我们家里也有牛,后来拉到城里卖了。”还有一个孩子问:“河里的水流往哪里呢?”

责任编辑:蔡军剑

暑假到老家的一个乡村(四川泸州古蔺镇飞龙村)支教。学生是当地留守儿童,翻看他们的教科书,没有笔记,却胡乱地画着很多如他们一样可怜而卑微的小人儿。

给他们讲《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说到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3)


回复

2010-12-13

这是一副典型的中国社会生态速写,“迷惘的是看不清支撑乡村的伦理是什么,道德、信念、希望……甚至连绝望和悲伤的力量都失去了,有的只是在混沌中生存的本能和惯性。”。这,可能就是政客们念念不忘的“中国国情”。鲁迅先生将它分解为两种状态:做奴隶不得的时代和做太平奴隶的时代。 对于统治者来说,中国的乡村就是那个“吸之不竭的造血心脏”,唤醒乡村,那声音只是半夜星辰时荒郊的野吠,惊不醒大家的梦乡!

回复

2010-12-12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批判者, 是仁人义士, 我们这个时代也不乏鲁迅这样的人, 像东北刘先生为代表的。 但鲁迅和刘先生都不是神, 不能给中国一个密方。只有真神能拯救中国。谁是真神呢?耶稣!耶稣爱的对象不是人间的组织,祂爱的是每一个人, 像你, 像我, 像四川泸州古蔺镇飞龙村的孩子们。祂要通过爱你,改变你来改变中国!祂身为造物主,却为爱你我而惨死,第三天复活,做每一个愿意接受祂的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耶稣才是中国的希望! 从写这篇文章的大四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耶稣的影子--真神的光辉。

回复

2010-12-12

鲁迅是那个时代的批判者, 是仁人义士, 我们这个时代也不乏鲁迅这样的人, 像刘晓波为代表的。 但鲁迅和刘晓波都不是神, 不能给中国一个密方。只有真神能拯救中国。谁是真神呢?耶稣!耶稣爱的对象不是人间的组织,祂爱的是每一个人, 像你, 像我, 像四川泸州古蔺镇飞龙村的孩子们。祂要通过爱你,改变你来改变中国!祂身为造物主,却为爱你我而惨死,第三天复活,做每一个愿意接受祂的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耶稣才是中国的希望! 从写这篇文章的大四学生的身上,我看到了耶稣的影子--真神的光辉。

回复

2010-12-11

鲁迅应该退出中小学课本,艰涩难懂,降低了学生读书的热情 -----持这种观点的人啊!壹加壹等于二易懂,难道中小学只能学些浅显没有深度的东西?

回复

2010-12-10

大家读读钱理群的《知我者谓我心忧》和《拒绝遗忘》吧。

回复

2010-10-04

当代鲁迅:北大怪才——余杰

回复

2010-09-23

你去支教并且做得这么好,顶你!

回复

2010-09-23

鲁迅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一把尖刀,他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找出社会的弊端,所以就算他生活在现在,想要迎合社会,他也只有两条路,一是停止写作,二是被暗杀。批判对于时代有局限性,但对个人没有。所以任何社会都会害怕鲁迅这样的人。

回复

2010-09-23

半个世纪后,这些官员和执法人员的名字将永远被世人刻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不管是卑鄙还是高尚,后人总会给他们一个公正的评价,时间能证明一切!

回复

2010-09-21

鲁迅的文章很多老师都讲不透……学生很难理解

回复

2010-09-21

我感觉讨论鲁迅已经不是重点了吧,重要的是现在这些农村的孩子们。挺想去支教的,一方面去帮助他们,一方面去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我想会有很多收获的。对我们以后的生活也会有很多启发!

回复

2010-09-21

说得好啊,小学生吗,让他们懂得曲曲、懂得牧歌就可以了,万物皆有灵,至于鲁迅,到该懂的时候自然就懂了。

回复

2010-09-18

每一个时代的结束,都是因为重复上一个时代的错误。 复述,复述,生活就是这个样子。

回复

2010-09-17

活鲁迅是不受欢迎的

回复

2010-09-17

除了抱怨现状,你还能做些什么,某些人?

回复

2010-09-16

是的啊,曾几何时,鲁迅被政府利用来宣扬解放好,新社会好; 可是当如今和鲁迅批判的如此一辙时,鲁迅就下台了

回复

2010-09-16

已阅

回复

2010-09-16

答复1281283152:你说的那篇鲁文当然应该删去,因为那件事同后来的事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不直一提呀。

回复

2010-09-16

纪念刘和珍君当然应该删去。因为那个故事比起后来的故事真真是小巫见大巫不直一提呀!

回复

2010-09-16

如果还向中学生讲纪念刘和珍君君,318是民国最黑暗的一天,那不会有人问@8@9:6•••4是什么,共和国最辉煌的一天吗?火光映红了天,血光洒满了地。